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ID:46831841

大小: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8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_第1页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_第2页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_第3页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_第4页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在课堂中,语言沟通无疑是影响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非语言行为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认为,“儿乎一切非语言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用作沟通手段”。在教学中,教师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非语言教学手段,可以促使师生Z间信息顺利沟通、情感及时交流,并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恰当的调节,能够更加形象地传递知识信息,深化语言表达内容,从而激发学牛丰富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教学质量。非语言教学是对语言教学手段的必要深化和补充。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1非言语沟通在课堂屮有以卜儿种功能:1.1构建良好的师

2、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育心理学表明,当教师在课堂上表情温和、平易、亲切、和蔼时,师生Z间的角色差异给学牛造成的心理压力就会减少,戾至消失,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无声的笑,是人嘴角上的一朵花儿,它是团结人的链条!”。如果教师而孔冷漠,呵斥不断,则会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以至防碍师生的感惜交融,阻塞学生的思考,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和学习部带来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如果注重情感投入,对待学牛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育人之中,情感交融,教师表现出的乐观,宽厚,平易,慈祥,能使每一个学生从教师的神情中感受到深切的关心,真挚的爱心,和无限的期望。只有让知识与情感同时作

3、用于学牛,学牛才会学得牛动,学得愉快,V习效果才会明显。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其非智力因素有看显著关系,而教师的非言语表达又体现着教育者的情感、意志和个性,直接影响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成长。教师的情感投入对学牛有看直接或间接的感染作用,要培育好学牛,必须情感与知识并重。实践证明,非语言教学的情感交流功能,对融洽师牛关系,缩短心理距离,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积极的意义。1.2实现课堂教学隐性化管理课堂教学隐性化管理殳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非语言性的间接方法来控制课堂或通过某些潜在力量影响学生行为和心理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非语言行为反映了教师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与学生学

4、习状态的态度与反应,如:微笑、温和的冃光、点头等神态,表明教师的反应是满意的,1何皱眉、凝视、摇头或摇手等神态,表明教师的反应是不满意的,它希望并暗示学生修止课堂学习行为的方向和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它对止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必耍的、及时的、合理的调节显得有效与实用。1.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听觉注意力长久地集屮在同一的信息源上容易疲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屮不断地作出非语言行为,如赞许的点头,期望、称赞的口光、眼神,赞美的手势,会心的微笑等,使学生的听觉、视觉不断变换集中点,获得新鲜的刺激,以保持集中注意力和旺盛的学习精力。所以,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教学中一种有效

5、的动力机制,它能给教学活动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4增强教洋效果非语言I大I素一般不能单独构成意义表达,教学非语言因素伴随并辅助于教学语言,语言艺术在非语言艺术的辅助下,可以收到“言语不多道理深”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师生交流主要靠语言进行,即有声语言。除有声语言之外还有无声语言,比如情感语言、体态语言,而默默的思考、静静的思维也同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作为老师,在课堂上,除了掌握牛动、亲切的有声语言,还丿应适度的运用非语言因素增强教学效果。2非语言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屮的运用技巧2.1巧妙地保持适度距离人际距离潜在地表现着交流者的感情性质和感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掌握

6、与学U的不同空间距离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站在讲台上最能体现师道尊严,这种威严是由教师和学生所处的位置和距离潜意识带来的,教师容易控制课堂秩序,但不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当教师适度地走近学生,同时伴随目光的巡视、手势的交流,则更容易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吸引学牛的注意力,活跃学牛的思维,同时课堂气氛会更好。利用身休近距离无声交流还有助于纠正一些同学课堂上的小动作,比起声色俱厉的呵斥、处罚,既不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隐性化管理。2.2口如运用眼神接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I何眼神则是眼睛的语言。据有关专家测定,人的感悄的全部表达=7%的语言+38%的声调+5

7、5%的眼神。对听讲认真、思维活跃的学生投以赞许的目光;对思想开小差的学牛投以警示的口光;对抢答问题较多的学牛•投以使具冷静思索的口光;对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投以鼓励的目光等。有技巧的老师会持续地环视学生,并与每个学生的眼神接触。固定视线常会使学牛不安。当老师长时间注视学牛•时,学牛可能会心牛警惕,进而达到警告的效果。教师应掌握眼神接触的时间以」£确传递不同讯息。有人曾这样表达: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笫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用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