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

ID:46839083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_第1页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_第2页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_第3页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適應困難及行為偏差兒童輔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偏差行為兒童輔導策略(一)行為偏差兒童的定義由數百位社會工作員、心理冶療師及心理學家他們歸納提岀嚴重的警告:就是孩子下列的反社會行為,任何一個孩子都會有一、二種。但是一個孩子具有四或五種這樣的特質,且常常出現,他可能需要專家的協助。1•缺乏學校調適能力:常缺席、沒有興趣參加班級活動或上課、搗亂行為、分心、注意力不集中。2.缺乏社交調適能力:朋友很少,即使有,不是比他年紀小,就是比他大,或者他們是異性。3•常常大發脾氣:大哭、大鬧,或極度的鬧瞥扭。4.攻擊性行為:極度的侵略,而沒有任何原因出現,欺凌弱小、土霸王或護過於他人,尤其比他年

2、幼的。5.有破壞的傾向:蠻橫無理,破壞東西不分彼此。6.家中境況不佳:有虐待情勢、過度擁擠、衝突、紛爭。(二)偏差行為的成因兒童在面臨各種的壓力下,都希望尋求父母、教師、同學的贊同,互動也是必然的,通常不適當的互動,結果也造就了兒童行為偏差。•偏差行為輔導原則:1.找出原因(誠心的觀察)。2.不談過於家長、學童。3.適當的規範與指導。•偏差行為的歸因:1•個人因素:有可能受到遺傳、染色體之變異影響,而導致犯罪;內分泌失調,影響情緒發展;自律神經系統不平衡,導致怯卻及暴躁行為之產生;體型及官能上缺陷,影響心理之不平衡,而導致偏差行為之

3、產生。2•家庭因素:家庭是人格培育場所,也是個人社會化的主要機構,促使個體身心健全的發展。若家庭不睦,父母對子女漠不關心,或是父母犯罪、有不良嗜好,均可能使子女染上惡習而造成偏差行為。3•學校因素:學校是提供知識與生活知能的場所,若課程缺乏彈性,易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導致學生自暴自棄、緊張、焦慮甚至逃學;若學生經歷無處宣洩,也易造成三五成群、閒盪、惹事生非;或是師生溝通不良,導致學生有困難卻無處傾訴,使行為更加惡化。4•社會因素:社會風氣過分重視物質追求與個人享受,也易造成學生錯誤的價值觀而競逐物慾,加上媒體不當的報導,使學生競相

4、學習,甚至出入不良場所,令人堪QtEB適應困難學生的辨識、「適應有困難」的定義「適應有困難」的定義已在布政司署衛生福利科康復組於一九九六年刊印的香港康復計劃方案檢討(1994/95-1998/99年度)第十章中清楚列出如下:「適應有困難兒童是指兒童的行為及情緒問題,不論引發原因如何,妨礙兒童從家庭和學校的一般社交和教育經驗中獲得裨益。除非獲得有適當技能的人士協助,否則該童的問題將持續存在,而該童在學習過程和社交場合中遭受挫敗的機會,較成功機會為高。」(羅拔拿士(RobertLaslett),—九七七年,《教育適應有困難的兒童》)。「

5、適應有困難」這個名詞,並非顯示準確的診斷的臨床用語,一般是用來形容一名兒童的「發展模式對本身或同儕均有不良的影響,如無協助,其父母、老師及其他成年人與他正常接觸時,將無法予以糾正。」(英國,一九五五,《艾特活(Underwood)的適應有困難兒童委員會報告》)。兒童有適應困難,大多是暫時現象,可從教育及輔導中獲得改善,而未必會成為永久現象。當普通學校及其他支援服務未能幫助有嚴重適應困難學生時,有關當局應為他們提供特殊教育服務。、「適應有困難」兒童的特徵適應有困難兒童在他們的切身環境,例如家庭、學校及社交圈子中,不能應付自如。他們的情

6、緒及行為問題可能因應個人的特質及經歷,會有極度內向或外向的兩極化表現,這些表徵包括退縮、憂鬱、自我傷害、過份執著、對學校抗拒、濫用藥物或其他物品、不合作、破壞、暴力行為等。適應有困難兒童在生活各方面的表徵:(一)家庭方面他們與家庭成員間,常有下列的表現:(1)對父母反叛;(2)夜歸甚至離家出走;(3)與兄弟姊妹不和;(4)漠視家人的關心及需要。(二)學校方面在校內與老師及同學相處,常有下列表現:(1)漠視校規,因此雖接受輔導,但仍然經常有破壞校規行為,例如打架、破壞教室秩序(2)影響其他同學,也一同破壞校規;公然挑戰學校權威和侮辱教

7、師;(4)對學校活動通常不感興趣;(5)不依常規處事的行為,為同學及教師所不容,常引起爭執和對抗。(三)學習方面他們通常會因為下列原因而學習成績稍遜(1)集中力及專注力弱,工作不能持久,因而影響知識及技能的學習;(2)學業成績經常不合格,這不單減低了他們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亦降低了他們對其他方面學習的信心,尤其是嘗試新的學習範圍;(3)經常失敗的惡性循環會促使學生的自我形象降低,從而減低自信;ME(4)他們的學業水平均未達到相應的智能發展和社化發展,但亦往往不甘心學習低於同齡兒童所學的教材;(2)學科以外的能力和成就不為校方

8、欣賞;(3)學生及其家庭成員對學業均無正面的期望,從而削弱學生的學習動機。(四)社交方面表現出不為一般人接受的行為,例如:(1)有些自制力薄弱的學生會有兩方面極端的行為表現,其一是衝動行為,例如脾氣發、粗言穢語、偷竊和破壞公物等,而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