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

ID:46841359

大小:7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1-28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_第1页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_第2页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_第3页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_第4页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摘要: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较为重视人民币业务的流动性管理,对外汇流动性管理的认识较为薄弱,尤其是缺乏一套对外汇流动性状况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因为不少中资机构投资了与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国内外汇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为了解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风险状况,于2009年初下发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金融机构报送外汇资产负债统计报表的通知》,为我们进一步开展银行外汇流动性监测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此,本课题借鉴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验,并根据外汇监管的要求,在考虑

2、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旨在反应商业银行外汇流动性状况的指标体系,以有效评估银行外汇资产流动性。关键词:金融;外汇流动性;监测与评价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2-0020-05一、银行外汇流动性管理的现实需要对商业银行而言,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是生存的根本,流动性风险管理历来被商业银行视为重中之重。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由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过渡到负债管理理论,再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资产管理理论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主张以资产的流动性维持银行的流动性。20世纪60年代和70年

3、代前半期的负债管理理论强调银行可以通过主动负债即通过从市场上借入资金来满足银行流动性需求。70年代中期产生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在继承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优点的基础上,重新科学地认识了流动性的地位,指出流动性既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实现盈利性的有效途径,是“三性”统一的桥梁。[1]对商业银行而言,外汇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包括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外汇市场交易状况等,微观因素则包括商业银行的政策取向、流动性管理水平的高低等。与这些因素相对应,可以大致把外汇流动性分为市场的流动性和经营机构的流动性。就外汇市场而言,其流动性是指投资者所持外币兑

4、换成本币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资金成本。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市场一直被认为是缺乏流动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外汇交易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汇率改革的进展,我国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已大幅提高。郝波(2007)运用广义异方差条件自回归模型(GARCH)(1,1)模型,验证了2005年汇改后我国外汇市场的非平稳性明显减弱,即2005年汇改后,受到冲击的外汇市场持续时间减短,风险变大,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得到改善,市场有效性的改善也提高了外汇市场的流动性。[2]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我国部分购买了境外衍生金融产品的银行受到一定损失,尤其是投资美国次级贷款相关产品(CDs、CDO)的银行受到较大影

5、响。随后,次贷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外汇资产的流动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冲击,引起了业界和管理层的警觉。2009年上半年,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交易量急剧萎缩,中国的外汇交易市场也因金融危机影响交易量明显下降,流动性降低,市场的巨大波动使得外汇流动性管理的问题更加突出。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市场角度,还是从微观银行角度,外汇流动性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二、外汇市场整体流动性状况的评价方法Kyle(1985)最早提出市场流动性的概念:指一单位指令流带来的资产价格变化幅度(入)。[3]他提出市场的流动性包括三个纬度:紧度、深度以及弹性。由于受到数据来源的限制,

6、研究人员一般使用买卖价差来衡量市场的紧度,对市场的深度以及市场的弹性则较少进行实证研究。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方法较多,基本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单位指令流带来的资产价格变化幅度。Kyle提出的“允”可以作为市场流动性的测度指标,但它是针对整个市场的测度方法。第二种是买卖价差oAmihud和Mendelson(1986)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交易者,买卖价差是市场流动性更好的一个指标,买卖价差越大,流动性越小,反之亦然。Easley等(2002)研究了买卖价差和私人信息间的关系,他(她)们提出了以信息为基础的交易概率(PIN:theprobabilityofinformation-b

7、asedtrading),即在所有的交易中知情交易者交易的比率;同时认为,买卖价差是PIN的递增函数,知情交易者越多,买卖价差越大。第三种是交易带来的价格变化。Brennan和Subrahmanyam(1996)认为,因为有些交易会引起价格的变化,有些交易不会带来价格的变化,所以买卖价差也存在缺陷。他们提出,交易带来的价格变化,可以测度市场的流动性。在市场微观结构的数据不足时,Amihud(2002)提出如下的测度指标,即每日内收益率的绝对值和市场交易总量的比率,这个指标可以测度1单位的交易量带来的资产价格的变化。[4]三、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