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

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

ID:46843262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_第1页
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_第2页
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运用互动式教•学案的反思祁晓霞在上学期的讲学稿的实验中,本着边实验边改进的想法,我也经常反思,反思自己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自己的讲学稿的模块设计。虽有-•些收获但觉得用途不大。思想决定行动,没有思想的行动一定是盲目的。这样的做法做到了形似,但是由于对讲学稿的理论基础了解不够才使得自己照搬别人的形式,而照搬不了神似,最后当然是东施效颦。新课程标准要求:现代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过程为线索,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形式,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学期我们学校就讲学稿的

2、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动,根据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设计要求,形成了具有华研屮学特色的“互动式教•学案”O就数学而言,形成了“题组四过程”这一固定的模式。教师根据实际需要在每一个过程中添加适当的内容,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互动式教•学案”O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屮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让人反思及改进。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是现阶段我们所承载的重要职责所在。一.有效地落实课前预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数学互动式教•学案”所设计的诸如“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探究”、“巩固练习,能力升级”、“课后反思”等,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岀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

3、关的知识,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对疑难问题作好标记,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完全克服了传统预习的无形化、可有可无、难以掌控的弊端,“互动式教•学案”是使课前预习具体化、问题化、具有可操作性,不但可以落实预习的具体化和可检查性,更重要的是以此为载体,把学生的发展,融入了具体的教学环节,时间久了养成自觉预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然而,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课堂上当“互动式教•学案”为练习题,跟着抄,没有自己的思考,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久而久之便不能对所学知

4、识形成一套体系。或者说根本不知道这节课究竟学了些什么。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做老师的,其实和做家长的一样,都要努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做事习惯,交际处世习惯,与人沟通习惯,并戒除不良习惯。这些好习惯是孩子日后成才成功的幸福保障。所以教师应从开始就要求学生,每一个学生应在适合的时间段内将“互动式教•学案”的每一个过程认认真真的思考,探究,作完,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一学期下來,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积累肯定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二.课堂教学

5、存在的弊病1.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探究,不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有时我在使用“互动式教•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仍按老框框,未能摆脱“满堂灌”的模式,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探究,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2•或有时候在教学中讲得过少甚至不讲,干脆把“互动式教•学案”等同于讲义,以练代讲,该讲的未讲透,该点拨的未到位,把各种课型都演变为习题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落实。3•有时不能很好的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是按教学案既定程序机械地教,不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忽视了课堂上学生知识的有机生成。以上种种都不能很好的将“教学案”运用自如。所以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好的想想课堂教学

6、方法及师生角色的转变。与其给他一路的呵护,倒不如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