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

ID:468448

大小:2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08-06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工商管理宁波贝发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究1、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管理者的绩效考核由来已久,可以说它是随着管理的诞生而诞生,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从科学管理萌芽开始,管理学家、学者就对如何提高企业绩效,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进行不懈的努力与研究。尤其是随着企业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也就是说拥有企业所有权的所有者由于能力、精力等原因,将企业的经营权交由比自身更适合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经营企业,从而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对管理者的绩效考核对企业来说就显得越发重要了。绩效考核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从出现

2、至今也经历了不同阶段,从刚开始的完全由企业主的标准喜好来考核,到辩优识劣、多劳多得,再到建立考核指标体系,进行量化考核;最后到现在流行的以企业战略为依据的绩效管理。1、1国外研究现状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问题的研究,国外研究者由于历史国情等原因,要远远领先于国内学者,国外发达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历了多种发展阶段,而国内学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不过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大型国有、民营企业纷纷涌现,很多家族制企业开始转型,从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问题的热潮,众多学者、企业家根据国内情况、和企业自身状

3、况,不断涌现出各种富有新意创意的考核方法应用于各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外的学者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美国的学者弗拉赖根和伯恩斯通过研究营销人员的工作创立了关键事件法。他们将它运用到了对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当中。考核人员在日常考核过程中,通过观察、书面记录管理人员有关工作成败的关键性事实,从而构成考核依据,最终得出考核结论的方法。这是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国外企业比较常用的辅助性的考核方法,为整体考评提供帮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1],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乔治奥迪奥恩等人

4、创新完善。目标管理法是现在众多国内外企业进行绩效考核的最常见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将管理人员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者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组织绩效。而英特尔公司的专家希望对被考核者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考核,提出了360度考核法,它要求被考核者的上级、同事、下级和(或)客户以及被考核者本人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角度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的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改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这个方法大大加强了员工的参与度及考核的全面性。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的教授罗勃特卡普兰通过研究创立了平衡记分卡(BSC),而BSC将绩效

5、管理与企业战略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个理论一出来就受到理论学界和企业界的追捧,称它是绩效考核的里程碑式的理论,它使绩效考核发展延伸为绩效管理,使绩效考核从理论上迈出了一大步。以上理论主要是在方法上的研究的,对于绩效考核执行过程,LuHui和GuQin-xuan在《Performanceappraisal:what’sthematterwithyou?》[2]一文中说:被考核者公正的感觉是来自分配公平公正,程序公正,信息公正,人际公平。因此,对公司,更加需要注重程序公正,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而在BerrinErdogan的《Anteced

6、entsandconsequencesofjusticeperceptionsinperformanceappraisals》[3]中,更是强调了绩效考核中公平公正的重要性:绩效考核中的公平正义关系着组织承诺和管理中的信任。彼得德鲁克曾说:经理人是企业中最昂贵的资源,也是折旧最快,最需要补充的资源。他认为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一种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让经理人创造奇迹。而美国学者Coacio曾把绩效考核称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阿基里斯的脚后跟”,可见它的重要性。1、2国内研究现状综合考虑这些国外研究企业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文

7、献,不难发现,国外发达国家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部分,而是将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与管理人员绩效考核连接在了一起。从企业的整体战略与管理人员的自身出发,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心理以及企业的利益目标。而在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专家从自身的国情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绩效考核刚刚传入中国,孙一刚(1986)就在《谈商业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考核》[4]中指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考核,业绩考核虽是主要的,单不是唯一,全面评价一个管理人员时,我们还要考虑他的政治思想、作风胆略和为人处世等方面。对于考核方法,很多国内

8、学者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各自的探索。清华大学教授于增彪、王剑(2009)[5]指出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对管理者的绩效考核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相对业绩考核法:当所有者对公司高管人员业绩评价时,采用市场或行业的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