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

(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

ID:46845637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_第1页
(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_第2页
(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陈翠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21课《称象》资源包材料之“特色材料”(五)浅谈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小榄镇升平小学陈翠萍在同一教室里,同一位老师教,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别会那么大呢?这就是每位学生的学习力的不同。学习力指的是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呢?我从我工作中遇到的几个实例谈谈自己的肤浅看法:一.关注心理,培养学生的逆商。【学生症状】小林是班里的优生,是考重点中学的苗子。一天家长着急地打电话跟我说,孩子不愿意做数学作业,原因是他数学计算竞赛满分老师没有发奖状给他,心里憋气。诊断:看重荣誉,有挫败感。药方:心理疏导,解开心结。每个孩

2、子都渴望成功,看重荣誉,这说明你有上进心,表扬;因为老师的疏忽,因数学计算竞赛满分,老师没有发奖状给你,心里难受、憋气,理解;如果因这件事,厌恶学数学,不做数学作业,造成成绩下降,这是拿老师的粗心惩罚自己,不值得!奖状固然重要,但自己的实力更加重要,这是老师和同学们有目共睹的,谁也抹杀不了。疗效:接受现实,越挫越勇通过老师的心理疏导,小林接受了现实,改变自己,变得更加勤奋,并暗地里与班里的数学尖子竞争,成绩突飞猛进,最终以特等奖的成绩考上了“三蠢O凝聚力量,培养团队精神。【学生症状】我接手的班级无论纪律,还是学习成绩都比其他班差,大多数学生学习无动力

3、,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部分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家长反映他们用物质奖励孩子也不奏效。诊断:心中无信念,学习无目标。药方:家长希望用物质奖励孩子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但不奏效,这是因为他们不缺。他们缺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战争年代,有多少共产党员在敌人的毒刑拷打下宁死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信念,他们可以抛弃家族留给他们的荣华富贵,抛弃亲情,为自己的信念而义不容辞地献生。信念的力量可以超越一切。孩子的学习到底为了什么,我与他们一起制订了班级的班训“感恩、自律、团结、共进”,“感恩”,指的是感恩父母

4、的养育之恩,感恩老师的教诲之恩,感恩学校的培育之恩。“自律”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团结、共进”指的是全班同学齐心协力,一同进步,不做落后分子。班训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我们的班魂,我们的一种精神。疗效:孩子的自控能力增强了,纪律性提高了,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学习成绩由年级最后一名跃到年级第二,这时非常大的进步。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学生症状】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学生交给老师的作业,老师批改后,把错字、错题圈了起来,评讲后让学生改正错题,学生屡改屡错。诊断:学习习惯差药方:造成学生作业屡改屡错的原因是:没有专心听老师评讲

5、;老师把正确的字写在黑板上,照抄也错,说明学生的观察力差。如何培养学生的专注能力,首先老师上课前一定要组织好课堂纪律,让安静下来,给学生留心听讲创造条件。学生的观察能力差,我们可以尝试听写生字后让学生自己对照书本自己改正,老师检查,能自己正确批改,认真改错的学生给予奖励,坚持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教师快速成长的10个要诀》书中的一个案例让我感触良多:原北京市22中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多年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特别高,是出了名的。当有人向他询问成功的秘诀时,他说:“这绝不是靠学好知识和提高能力所能达到的,而是靠人的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孙老师的经历

6、和体会也告诉我们:教书和育人,育人是根本。智力的高超还是源于人格的伟大,这也是一种规律。好的教师总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感化学生。许多学困生都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学困生的形成主要是他的学习习惯差,意志力薄弱。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如课前预习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善于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等,这是学习习惯也是学习方法,所以培养了习惯就是掌握了方法。叶圣陶曾经说过:“凡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象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不尽。”所以每个教师在教学

7、中都应该以培养学习习惯为己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