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ID:46852274

大小:6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8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_第1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_第2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_第3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_第4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探析[摘要]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主要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及功能定位把握不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发迟缓,以及没有把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半作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等问题。[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开发[作者简介]屠瑞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组织科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广西南宁,530008[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

2、23(2012)10-0093-0003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而亟须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既要注重职业人的培养,又要注重社会人的培育;既要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人文素质素养的提升等等,不仅关乎到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也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在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做了有效探索。-、人文素质

3、课程体系建设冃标人文教育课程以“服务专业、重视学业、关注就业、鼓励创业、强化职业、成就事业”为改革理念,基于学校专业教育课程、人文教育课程双元开发的基础,以“系统整体设计、开放动态管理、持续更新发展”为模式,整合国内外优秀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构建融“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知识传授与素质养成、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为一体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授课实践+自主学习+反思改进+环节监控”四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库,为学生搭建“立体学习、动态开放、知行合一、反思改进”的学习平台,全面创新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构建职

4、业导向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以“职业为导向”为建设原则,构建“三四五三三”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三四五三三”制即:“三维索养培育、四类课程设置、五种能力融合、三方平台建设、三年学习贯通”。以培育“职业精神、职业心念、职业人格”三维素养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设计出发点,对应设置人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人文艺术修养课程、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人文就业与创业教育4类课程(群)模块。以融合“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人文思维与科技思维、人文方法与科学方法、人文道德与职业规范、人文精神与创新创业”为设计理念,对应设置“自我认知与体验学习、活动熏陶与自主学习、内化

5、修为与开放学习”三方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课程开设将贯通学生三年学习全过程,确保不断线、不掉链。(二)设置知行合一的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建设原则,跨学科交叉、跨课程知识线索整合设制人文教育课程内容。首先,在“四类课程”的基础上,设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徳教育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音乐、美学、文学、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职业与专业认识、就业环境与就业需求、创业学习与实践”等43门课程;其次,在“三方平台”的基础上,设置13个实践教学专题内容,其中,专题实践一“自我认知与体验学

6、习”教学平台包括:主题班会、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挂职锻炼;专题实践二“活动熏陶与开放学习”教学平台包括:学术讲座、知识竞赛、党课;专题实践三“内化修为与自主学习”实践教学包扌舌(每学期):读1本经典书籍,诵1首经典诗词,唱1首经典歌曲,写画1篇字画,熟悉1位成功人士创业事迹。人文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共通,共同构成人文教育课程教学活动内容。(三)建立职责清晰的人文教育课程构架以“分类管理”为建设原则,构建以“设计、运行、服务”为职责任务的人文教育课程组织新架构。以“设计、开发、营销、监控、培训”为职责任务,思政

7、与人文社会科学部负责编制人文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大纲、课程计划、课程讲义(教材)、学生选课指南、教师教学指导手册、课程教学实践指导书等教学文件,负责任课教师岗前培训、课程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组织、管理、实施、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各二级学院负责人文教育课程的选课排课调课、师资安排、教室安排、实践教学管理、学生成绩评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等建设工作;以“协作、参与、承担、评价、反馈”为职责任务,学校各相关教辅部门负责课程体系评估、组织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及学术讲座等教学任务。(四)建设进退有序的人文教育课程机制按照“

8、确保精品”的课程建设原则,首先,构建校校合作、行校合作、校院合作、团队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最大范围地利用整合区内外人文教育界优质机构的优质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构建高效的校级人文教育课程资源收集、开发、整理平台。其次,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