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

ID:46900786

大小:3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9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_第1页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_第2页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_第3页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课声音的产生教学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知识与技能,科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是小学义务教学阶段科学的总体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列围绕这四个方面来拟订:(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2,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实验,知道声音有大小之分.3,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逐步培养景仰科学的情怀.(2)科学思考①让学生学会大胆地"猜测",动手操作和分析推理.②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①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感受科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

2、兴趣,让学生爱学科学.②体验科学的价值,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辨别,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好.老师看到同学们今天上课特别有精神,带来了一种乐器,大家认识它吗生:二胡.师:同学们真聪明啊!听听(拉了一小段音乐),这么优美的音乐是怎么产生的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11,声音的产生,相信大家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板书:11,声音的产生)心动不如行动,请大家立刻打开书本68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伊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课堂

3、中寻找研究科学的热情,把孩子们的目光吸引到五彩缤纷的科学探究课堂中.)活动1:寻找乐器的发声部位刚才,我们听到了吉他,笛子,钢琴……的声音,这些乐器能发出悦耳的声音,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发声部位吗生:能.师:老师在各小组都放了几种乐器,请同学们动一动,找一找这些乐器的声音是从哪里出来的;然后完成69页的表.师:老师看到同学们找得挺认真,请各小组汇报.师:(小结)其实,各种声音产生的原理是相同的.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你们能猜一猜吗生1:声音的产生与空气有关.师:为什么生1:因为吹笛子的时候,笛子就会发出声音.师:还有吗生2:

4、声音的产生与打有关,因为敲鼓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生3:声音的产生与弦有关,因为拉一拉小提琴琴弦就会发出声音.(这一教学环节为了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让其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主人,奠定了第一步——大胆猜测.)师:看来同学们都十分爱动脑筋,现在我们用实验来证明声音的产生与什么现象有关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0页.完成实验:1,说话时,用手轻轻按住自己的喉部.你的手有什么感觉2,压住小竹片的一端,拨动竹片的另一端.你有什么发现3,在鼓面上放一些小豆子,敲击鼓面时,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5、4,敲击音叉后,用手触摸音叉,你的手感觉到什么请各小组注意观察,并完成表格.发声的物体我的发现(补充填写)喉部:喉部发声时,()小竹片:小竹片发声时,()鼓:鼓发声时,()三角铁:三角铁发声时,()结论:师:请各小组汇报.生:我发现喉咙在颤动,小竹片在动,鼓面的小豆子在跳舞,音叉在动.师:因此,声音的产生与打,弦,空气没关系.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密切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到真正的答案,这才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猜测——实验——结论",科学是允许错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此教学

6、环节为学生从小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打下牢固的基础.)师:看来同学们都十分懂思考,老师请你们听一听这一组声音,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敲击鼓,音叉)生:我发现鼓声很大,咚咚咚,音叉的声音很小,嗡嗡嗡.师:你听得真细心,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声音大,哪些声音小(学生各抒已见)师:声音有大有小,现在你们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发音盒,看看声音有什么不同(学生各自实验)生:小力一点,声音就小,大力一点,声音就大.师:很好,你怎么样才能使口哨发出大小不同的声音(请一个学生实验)大家想想:你有什么发现生:声音大,用多一点儿气吹,小珠子转得快

7、;轻轻地吹,声音小一点儿,我发现里面的小珠子转得慢.师:很聪明,听听老师敲一敲鼓,看看你有什么发现生:用力大一点,声音大,鼓面振动厉害,小一点,声音小,鼓面振动小一点.师:因此,物体声音的大小与振动的幅度有密切的关系,声音大,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小,振动的幅度小.(学生通过动手做一做,听一听,训练学生们辨别声音的能力,并从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师:声音大小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能说一说吗生:在做作业或人们休息时,声音大,影响他人;录音机的声音太小,听不到;同学们回答问题,声音太小,老师听不不到……师:很好

8、,看来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与物体的振动有密切的关系,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响,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小.最后,老师安排一个作业:1,回家与父母分享这节课的收获,写一篇日记.2,寻找生活当中声音大小的现象.(这一教学环节,我有机地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拉近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