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ID:46906660

大小:741.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9-11-29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1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2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3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4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5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6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7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8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9页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_第10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国革命论”主要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四、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问题:社会主义为什么没有按照马恩的设想首先在英、法、美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经济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一、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共同胜利论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理由: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高,阶级矛盾尖锐,易发生革命;资本的国际化使各国的联系加强,单独一国的革命易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国际资本的联合镇

2、压。所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至少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胜利。共同胜利,并不是说在某一个早上各国同时胜利,而是说一国胜利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要相继获得胜利。19世纪80年代,马、恩曾预测,在西方革命的影响下,东方的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比如俄国)有可能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其着眼点是强调“先进国家的带动和帮助”。(关于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过渡到社会主义)“卡夫丁峡谷”“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

3、”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二、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论的创新列宁对马恩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学说的突破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问题上,列宁突破了马恩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胜利”的新观点,而且是在不发达国家首先取得胜利。1、列宁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新理论。帝国主义的实质是垄断,有五大特征:①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②在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③资本输出具有特

4、别重要的意义;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⑤最大的资本主义大国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帝国主义面临着三大矛盾:一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二是帝国主义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三是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2、列宁提出了一个或数国首先胜利的新理论列宁在1915年8月写成的《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一)列宁“一国胜利”

5、理论的提出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首次表述了这个新原理:“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二)列宁“一国胜利”理论的提出到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原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确定不移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者资产阶级以前时期的国家。”列宁关于一国胜利

6、论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发展,它揭示了帝国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规律性,科学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否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二)一国胜利论的内容在帝国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不能在几个文明国家同时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国家发生并取得胜利[统治的薄弱环节]。革命胜利后,将同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列宁关于一国胜利论的基本依据:1、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造成资本主义统治链条中的薄弱环节。2、帝国主义战争的严重破坏,使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的矛盾尖锐。人民无路可走。3、不发达国家

7、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使他们不能把这些国家引上资本主义道路。4、不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虽少,但革命性强,有农民作同盟军,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易形成直接革命的形势。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继社会主义苏联之后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兰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1.社会主义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