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

ID:46910267

大小:213.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9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_第1页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_第2页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_第3页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_第4页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_第5页
资源描述:

《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突破话题作文审题难关高三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明确审题的重要性。掌握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审不清文题,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得不到基本的分数。如果审清文意,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抓住文题中露出的关键信息,再动笔就能写出符合文意的作文。知轻重话题作文1、材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教育的根本,教育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2、话题请以“真”为话题。3、要求(1)将你在成长经历中

2、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话题作文的审题技巧审材料。审话题。审要求。一、审材料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命题人精心挑选的,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以“诚信”为话题)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

3、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材料中“丢弃”是个关键词,“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是个关键句。年轻人在人生的渡口必须做出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尽管故事没有给出结论,但其中蕴含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清楚――诚信不可抛。尽管作文的话题是“诚信”,但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诚信不可抛”来写。全国卷Ⅲ的话题材料(以“忘记和铭记”为话题)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

4、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这句话具有很强的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

5、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二、审话题审视话题的中心词,确定写作对象。如2009年天津卷作文题“我说90后”。“我说90后”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句,其中的主语“我”和谓语“说”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说”字暗示着适合写议论文。“我”又要求最好用第一人称行文。本文题中真正有弹性的部分是它的宾语“90后”,这是一个很有广度的话题。虽然社会上谈到“90后”时褒贬不一,但在写作中应力求把这一群体看得更全面、更客观、更公正。审视话题的修饰语,确定写作重点。如“心灵的选择”这个话题它是一个偏正式的短语,中心词是“选择”,但是,它不是一般的选择,

6、它必须有“心灵”的参与。因此我们可以说,写记叙文的考生,只有写了内心的矛盾、困惑、斗争、抉择的过程,甚至是细节,才算真正“符合题意”,才是真正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强调“听取他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又虚心纳谏。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偏重“听取别人的意见”。四、审

7、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圆形、三角形、半圆形、不规则图形)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

8、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