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

ID:46910495

大小:28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9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_第1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_第2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_第3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_第4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梯田文化教辅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第2课时一、检查作业检查学生朗诵,教师给予点评。二、品味诗词,感受伟人毛泽东的诗词向来意境开阔,气势雄浑。正因为诗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性格,才决定了他的诗词风格豪放、不同凡响,足以雄视万代、辉映千秋。再次品味诗词,感受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魅力。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遣词造句上品析诗词,用下面的句子来交流:“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我发现词人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教师给学生

2、示范:从课文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发现词人毛泽东善于用词,善于造境,简练的“冰封”“雪飘”“千里”“万里”,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大。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课堂交流提高。主要内容有:从课文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我发现词人毛泽东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山丘连绵起伏的状态,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从课文句子“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发现词人毛泽东用词精当,对偶工整。“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

3、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从课文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我发现词人毛泽东写景虚实结合,富于想像。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从课文句子“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我发现词人毛泽东善于用形象说理议论,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从课文句子“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我发现词人毛泽东用词很

4、有分寸,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之意。“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并不是一概否定。2.再细读词句,从情感内容上体会,用“从课文句子________________,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来交流。主要内容如:从课文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从课文句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从课文句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5、”,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从课文句子“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感受到伟人毛泽东的自信和自励,这就是领袖人物的豪迈气概和伟大抱负。三、比较赏析,了解伟人教师多媒体投影材料一:卜算子 咏梅陆 游梯田文化教辅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梯田文化教辅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投影材料二: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

6、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教师介绍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职位。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风雨交加的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正是陆游受打击后心境的写照。毛泽东在读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乐观自信的胸怀。2.从词中的梅花形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来思考比较两首词。提示: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1)陆游《咏梅》一词中的梅花无人眷顾

7、,无人欣赏,风雨催逼,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高洁坚贞,孤芳自赏!毛泽东《咏梅》中,“风雨”“飞雪”“悬崖”“百丈冰”等词语烘托出了梅花生长的自然环境,表现出梅花坚韧不拔的性格。“犹有花枝俏”,一个“俏”字,不仅描画出梅花的艳丽形态,更凸现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气质。从“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读出梅是报春的使者,却不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谦逊的作风。从“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可以读出百花盛开之时,梅花却在无比欣慰地飘落,表现了梅的豁达与无私。诗人

8、陆游笔下的梅花,有铮铮傲骨,孤高而寂寞。而伟人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有铮铮铁骨和挑战精神。(2)陆游《咏梅》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全词悲剧气氛浓重,凄凉压抑,读之使人感到阴郁低沉。时代的悲剧,个人的不幸,使陆游《咏梅》词蒙上了深重的阴影。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词发表的时候,前面有这样一句话:“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在毛泽东手书的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之后,附了这么一句话:“伤北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