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

ID:46910544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9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_第1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_第2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_第3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_第4页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1 沁园春 雪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梯田文化教辅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上 册第一单元整体设计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入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本单元相对集中地学习新诗,会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沁园春·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怀,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其突出的艺术特征是拟人手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

2、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活泼欢快、充满情趣。《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全诗意象丰富,构成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反衬,意境幽深而又冷峻,情感强烈而又含蓄。《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

3、》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涵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雨的诉说”。这是从《雨说》一诗引申出来的一项活动,试图通过让学生关注大自然中人们习焉不察的雨这种常见现象,来丰富学生的心灵感悟,体验大自然的诗意之美。简而言之,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学生欣赏一些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程标准分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阶段目标中则从欣赏文学作品的角度,提出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精妙,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单元是诗歌单元。教学诗歌,不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的分析,重在引导学生深入地感知形象,感悟诗意。诗歌的语言是一种凝练、形象的艺术语言,往往要悉心揣摩才能体会其中的意蕴和情味。因此要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往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像,通过深切地感受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来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而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是体悟诗歌

5、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最佳途径。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背诵。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这些诗的抒情性都很强,适于朗诵,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单元教学重点1.鼓励学生大声地、动情地、陶醉地朗读诗歌。2.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梯田文化教辅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梯田文化教辅

6、专家《课堂点睛》《课堂内外》《作业精编》4.丰富心灵感悟,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学情分析七年级的新诗学习,已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这种文学样式。但九年级的学生在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上,仍需要进行培养。诗歌语言凝练,学生可以理解感受到诗歌的感情,但是对诗歌语言丰富的表现力感受不深。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并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深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1 沁园春 雪教材分析本文写于1936年2月,在粉碎了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后,毛泽东同志准备率领红一方面军进行东征。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

7、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诗歌的学习应以诵读为主,让学生在体会朗读技巧的同时,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在教学课文时,采用音像资料有利于学生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能力目

8、标1.大声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领会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难点重点1.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2.通过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和博大胸襟。突破方法:抓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