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ID:46911031

大小:9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9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_第1页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_第2页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_第3页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_第4页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_第5页
资源描述:

《选修1 第4单元 《王安石变法》单元检测卷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元检测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  )。A.抑制土地兼并以缓和阶级矛盾B.限制地主特权以减轻农民负担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于筹集军费D.责令地主将兼并之财上缴国库解析 材料表明北宋政府纵容土地兼并是为了镇压“盗贼”和平息“边境扰动”。答案 C2.宋辽边境“生息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指老年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军事力量B.使宋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

2、C.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D.使宋辽间的民族矛盾彻底消除解析 本题的材料只是反映了宋辽之间边境的安定繁荣,与北宋、辽的军事力量无关。答案 B3.北宋中期,“冗官”“冗兵”“冗费”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造成机构重叠,官职混滥 ②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 “冗”指的是多余,地主隐瞒田产、逃避赋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与冗费无关。8答案 D4.宋太祖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但北宋兵额却渐增,建国初22万人,真宗时91.2

3、万人,这说明(  )。A.边患日趋严重B.立国政策改变C.军人地位上升D.藩镇拥兵自重解析 北宋统治者的立国政策始终没有发生改变,北宋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因此,B、D两项的叙述与史实不符。C项的叙述明显错误。北宋军队数量增加的原因有二,一是随着边患的日益严重,为应付辽、夏的侵扰,在边防大量屯兵;二是统治者奉行养兵政策。答案 A5.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这说明他(  )。A.看到了科举制度的弊端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C.产生了否定科举制的思想D.认定地方教育大有提高解析 不经科举就可任官反映出王安石已认识

4、到,科举制度不完全能选拔真才实学。答案 A6.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  )。A.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B.选拔人才更注意实用性C.否定了科举制度D.根除了“恩荫”选官制度解析 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并未否定科举制,A、D两项与题意不符。答案 B7.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8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D.只是

5、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解析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由于用人不当,确实存在着不足之处。司马光作为王安石的反对派,对其攻击之词不免有些夸大,但有些也确实反映了客观现实。答案 C8.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均输法 ④市易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均输法、市易法主要打击的是大商人的利益,而青苗法、募役法主要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遭到大地主的激烈反对。答案 A9.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能够直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①青苗法 ②免役法 ③农田水利法 ④方田均税法 ⑤市易法A.①②④⑤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④解析 

6、农田水利法,从长远来说,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并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答案 A10.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之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解析 理财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其措施如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方面可以看出,其措施主要调整了封建国家和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答案 A11.北宋初年出现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造成这一局面的直接原因在于统治者实行(  )。8A.养兵政策B.守

7、内虚外政策C.更戍法D.一职多官解析 为了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北宋统治者实行更戍法,规定禁军轮流驻守京城,频繁调动,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答案 C12.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实行的“更戍法”带来的弊端的是(  )。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 “更戍法”的实行,造成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将兵法”是以将为单位,目的是“使兵识其将,将练其士卒”。答案 C13.王安石变法中,青苗、免役、市易法是新法争论的焦点,而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