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

ID:46930213

大小:292.16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30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_第1页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_第2页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_第3页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_第4页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学语文作文讲解第一部分:议论文写作   议论文是一种议论说理的文章,它是以抽象的思维形式,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来论证和阐明客观事物的道理。它要从大量的具体材料中引出普遍的结论,使人领悟、懂得某个道理。下面,我有针对性地给考生谈几个问题。一、明确要求,审好题   首先要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文字含义,明确议论的重点或范围。一般说来,议论文题目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用一个判断句为题,如《勿以善小而不为》;《我的幸福观》;《从我做起》;《生活的道路要自己走》;《友谊》;《亲情》;《独自面对》;《人间自有真情在》;《好事多磨》;《知足常乐》。或者是中心论点

2、以联合词组为题,这就要求搞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二)是对那些蕴含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题目,则要透过试题字面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它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如《议“根深才能叶茂”》是一个含有比喻意义的题目,如果只就事论事地议论根深和叶茂的关系,不揭示题目的比喻意义,显然背离了题意,只有对“根深才能叶茂”这个比喻,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揭示它的比喻意义,指出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打好基础,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真正符合题目的要求。《近墨者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确立论点,开好头在议论文写作中,论点应该在开头就提出来,因为这样就能达到开宗明义

3、、开门见山的效果,为后边的论述创造方便条件,尤其是考试作文,一篇议论文的字数不多,应尽快地摆出论点,使文章中心明确,所以,一般都把论点置于文章的开头。   在议论文中提出论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着重介绍几种比较容易的方法。1.开门见山。《论毅力》‘《五代史伶管传序》。如《锲而不舍小议》。“治学的态度应该持恒专一,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设问作答。这种方法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让人思索,不等找到答案,论点自然道出,更能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如“做学问是一件艰苦的事,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有怎样的治学态度呢?是半途而废、换而舍之,还是坚韧不拔、锲

4、而不舍?这是决定他能否取得成绩的关键。”3.引用入题。如“读过《歌德巴赫猜想》一文的人,都会被陈景润的治学态度所感动,他为了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在六平方米的斗室里,度过了多少个冬夏与春秋,演算了整整几麻袋的草稿,终于产生了辉煌的‘陈氏定理’。他的治学态度使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引用有关材料并合乎情理地导出论点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引用材料不能太长,引用的内容要与题旨紧紧相关,而且能够从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论点。4、解题溯源。如“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意思是说,如果刻一阵子就

5、丢开,虽然朽木也不能折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这一十分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告诉我们,在学习上要取得一定的成绩,应抱坚持不懈、精诚专一的态度。“这是一篇以《锲而不舍小议》为题的议论文的开头。它先提出题目的来源,并解释题意,然后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往往在有出处的题目上。在解题溯源时,解释要简洁,引用要恰当,解题溯源的目的是为了提出论点。三、选好材料,进行具体的分析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是主题的论据。对议论的题目进行过一番审视,并在基本确立论点后,下面的工作就是选择材料展开具体论证,这是写好议论文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例如有一自学考试的考题,提供的是这样一

6、个材料:廖承志同志逝世后,他的孩子写一篇悼念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1979年5月,爸爸率中日友好之团访问日本,我们知道他掌握着一部分名额,都很想去。有一天吃饭时,大家就故意议论起这件事。开始,爸爸不表态,最后终于说话了,可是却使我们大失所望。他说“这是出国访问,小孩子怎么能去。”我们是没希望了,我们想,大姑姑(即廖梦醒)还有可能去,因为她在日本长大,那里有很多朋友,爸爸又只有这么一个同胞姐姐,她还是符合条件的。但是,爸爸仍然不同意,他反复对大姑姑说:“我理解你的心情,愿意为中日友好作贡献,可是,这次我是团长,不能照顾自己的亲属,以后还会有机会的。”友好之团回国以

7、后,社会上有许多传闻,说爸爸不但带了子女,还带了孙子、阿姨。我们都觉得冤枉,爸爸却—笑了之。这段材料按事件发生发展顺序写三个情节。实际上也就是表现了廖承志同志高贵品德和精神的三层内容,概括地说就是:(1)不循私;(2)顾全大局;(3)胸怀宽广。这三层意思归纳成一点:无私无畏,光明磊落。因此,文章题目可拟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从“一笑了之”谈起》、《革命家的宽广胸襟》等等。在议论文的考试中,常常见到两种不讲究选择材料的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材料的堆积。就是不对论点多加思考,引了一大堆材料,这样写的结果,全文很可能就是杂乱的一大堆文字,不知文章重点议论什么,用什么来进

8、行论证,如何论证,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