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

ID:46999783

大小:3.69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2-02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_第1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_第2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_第3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_第4页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胜利课堂小结第三学习主题 第4课红军长征导入红军长征穿过草地(油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战胜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让我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长征的开始井冈山会师(油画)井冈山会师,形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到1930年,全国建立革命根据地15个,红军发展到10多万人。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抵抗外来侵略,必先求得国内统一)蒋介石“围剿”

2、红军手令面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1933年秋,蒋介石又调集100万军队向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红军前三次反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 (瑞金城东6公里处的叶坪)国民党在中央苏区修筑的雕堡蒋介石在南昌检阅“第五次围剿”部队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项目

3、次数时间军队人数对比领导人反剿结果国民党军队中央红军人数比例第一次1930.1010万4万约2.5:1毛泽东胜利第二次1931.420万3万约7:1第三次1931.730万3万约10:1第四次1933.230万7万约4:1周恩来朱德第五次1933.950万8万约6:1博古李德失败红军反“围剿”胜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秦邦宪1907.6.24~1946.4.8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李德[奥托·布劳恩]1900.9.28~1974.8.15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德国慕尼黑

4、人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王明1904.4~1974.3.27原名陈绍禹(一说玉)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红军开始长征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踏上了向西突围的漫漫征途。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最大的败仗是湘江战役。1934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在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下,同国民党军队在湘江

5、地区浴血奋战,损失巨大,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000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突破湘江红军强渡乌江蒋介石调集重兵,在红军通往湘西的道路上,布置新的防线。若红军继续西进,无异虎口投食。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弃湘西、取贵州的主张,得到多数人赞同。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城。强渡乌江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战役是遵义战役。1935年2月26日至28日,中央红军在贵州遵义地区击溃、歼灭敌人两个师又8个团。也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的最大城市。遵义战役遵义会议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会址贵州遵义老城红旗路(原子尹

6、路)遵义会议会场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贵州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集中研究了对挽救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1964年毛泽东题字遵义会上及会后支持毛泽东的人们后排左起:罗瑞卿、程子华、陈光、邓小平;前排左起:王首道、杨尚昆、聂荣臻、徐海东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参加遵义会议的主要领导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1935年1月贵州遵义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7、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1.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3.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胜利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后,红军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川滇黔边广大地区穿插迂回,与敌周旋。①1935.1.29,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蒋介石急忙调重兵封锁长江,以防中央红军与川陕地区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结果红军立即调头向东。   ②1935.2.18~19,二渡赤水河,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蒋介石急忙调兵,妄图把红军消灭在遵义、鸭

8、溪一带狭窄地区。为迷惑和调动敌人,毛泽东率红军突然北进。   ③1935.3.16~17,三渡赤水河,再入四川古蔺地区。蒋介石误认为红军主力又要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再次调大军在川南长江沿线布防。   ④1935.3.21~22,四渡赤水河,再渡乌江,直逼贵阳。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前来”保驾“。红军趁云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