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

ID:47009792

大小:3.32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2-0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_第1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_第2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_第3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_第4页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放大镜》PPT[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放大镜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二、有哪些工作需要经常用到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观察土壤农业科技人员古玩收藏珠宝首饰鉴定买卖放大镜精密仪器修理工牙医公安人员物证检验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玉石检验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观察方法一:让放大镜靠近观察的物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然后移动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方法二: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放大镜不动,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用眼睛看书上的一幅照片

2、,再用放大镜观察这幅照片。两次观察所得信息有什么不同?我们还有什么发现?有哪些细节是用放大镜后才看到的?用肉眼看书上的图片看不清细节;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图片能看清细节:蝇的复眼里有许多小眼。发现肉眼不能发现的秘密,那就是图像是由色彩点组成的。用放大镜看看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会发现:屏幕上的颜色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的。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片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功能。友情提示: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器具

3、有没有放大作用时,要注意给器皿加满水,空的器皿是起不到放大作用的。放大镜的镜片和能放大物体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为什么把放大镜叫做凸透镜,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镜片的中央突起,且又是透明的。课堂小结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课堂检测题1、()发明了眼镜。A、格罗斯泰斯特B、牛顿C、培根2、下列透明玻璃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镜片的()有关。A、凸度B、材料C、面积

4、CCA1、科学概念A、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B、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2、过程与方法A、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B、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了电视机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2、放大镜的特征是。光线通过放大镜会发生。3、人类最早使用的透镜是用琢磨而成的。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的是英国的;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是由设计制造的。凸透镜放大物体图像的细节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红、绿、蓝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折射水晶格罗斯泰斯特培根菁华实小---李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