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祝亚雯

开题报告—祝亚雯

ID:47010169

大小:11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2-03

开题报告—祝亚雯_第1页
开题报告—祝亚雯_第2页
开题报告—祝亚雯_第3页
开题报告—祝亚雯_第4页
开题报告—祝亚雯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祝亚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生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论文题目: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研究生姓名祝亚雯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开发指导教师章锦河教授培养类别硕士研究生填表日期2009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16填表说明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并经审定后方可开始。2、本表填写三份,报学院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硕士、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五类。4、如页纸不够,可用A4纸加附页。

2、5、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16姓名祝亚雯性别女入学时间2007.9学号200702793论文题目基于地统计学理论的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课题的根据:1课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1.1理论研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休闲意识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发展旅游业以来,空间结构一直是区域旅游研究的基础问题。旅游空间结构是一定区域内旅游要素组织在空间上的投影,是目前旅游要素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表现形式,它是在长期旅游发展过程的累积结果,旅游空间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

3、到旅游目的地健康、持续发展[1]。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是旅游规划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协调旅游点之间关系,整合旅游资源提供科学依据[2]。旅游空间结构理论自提出以来,因其对于旅游规划、资源开发、目的地形象定位与设计的重要性,得到了比较快的探讨和发展。诸如景观生态学提出了“斑块-基质-廊道”理论,数学、物理学和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刻画”方法(基尼指数、平均中心点、洛伦兹曲线、空间联系指数等),但目前我国旅游界应用较广的常见理论有:核心-边缘理论、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和中心地理论四种[3]。而地统计学

4、理论多用于地球物理、地质、生态、土壤等领域,本文尝试使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旅游空间结构,丰富旅游空间结构理论体系。1.2方法研究地统计学是在地质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分析空间变量的理论和方法[4],由法国统计学家G.Matheron创立的,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目前已成为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的数学工具。区别于经典统计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地统计学所研究的变量是区域化变量,考虑样本的空间位置和方向,能区别不同空间格局的差异。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研究空间分布数据的结构性和

5、随机性、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空间格局与变异,还可以对空间数据进行最优无偏内插,以及模拟空间数据的离散性及波动性[5]。1.3实证研究皖南国际旅游区是指以黄山为龙头,“两山一湖”为重点,黄山、西递、宏村三大遗产地为品牌的安徽省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黄山市、池州市、宣城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和铜陵市等6个市,总面积36535平方公里,人口1012万。作为安徽省主要旅游目的地,皖南国际旅游区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黄山、九华山、西递宏村等一系列的自然景色优美、徽文化气息浓厚的风景名胜区,是安徽省、全国、乃至世界

6、上少见的旅游资源高度富集的地区。2007年皖南6地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965.54万,占全省总量的37.78%,国内旅游收入244.30亿元,占全省总收入的44.93%,16皖南现已成为安徽省旅游业发展的主体力量和形象代表,旅游区旅游经济在区域乃至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皖南旅游区旅游空间竞争现象已经凸现,皖南旅游资源的“高集聚效应”诱发的“资源集聚屏蔽竞争”以及“高强度效应”导致的“抑制竞争”[6]。由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属性不明确,一方面,区域内旅游景点根据自身属性独立发展,缺乏之间的联

7、动性,局部地域的旅游景点为争夺客源而产生较为激烈的空间竞争;另一方面,追随黄山风景区,环黄山进行盲目的旅游开发,导致旅游资源浪费、大量旅游设施闲置。本文拟以皖南旅游区为例,应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区域内旅游景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探明其空间变异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空间建模来拟合生成充分逼近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函数方程[7],量化各景点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各景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对皖南旅游区空间结构进行预测,以期在理论上丰富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上加强区域内旅游景点的竞合关系,并对皖南旅

8、游区旅游发展趋势和方向具有指导意义。2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自己的见解2.1国内外旅游景点研究综述毋庸置疑,景点是整个旅游系统中的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既是旅游者出游的主要刺激因素,也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成分[8]。旅游景点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突出[9],国内外学者对旅游景点研究涉及多层次、多角度、多范围的探讨,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1国外旅游景点研究进展虽然旅游景点的研究在国外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应该承认旅游景点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研究课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其研究行列。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