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

ID:29971284

大小: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5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_第1页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_第2页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_第3页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_第4页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_第5页
资源描述:

《喻崎雯开题报告表(最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培养与学位表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登记表研究课题:普通野生水稻对不同土壤pH、水分及养分模式的生理生态学响应及保护对策研究研究生姓名:喻崎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科、专业:生态学研究方向:恢复生态学学位级别:硕士研究生导师姓名职称:马祖陆研究员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2010年9月–2012年6月2011年4月30日填写选题报告由研究生填写,一式二份11一、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课题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典型岩溶区石漠化脆弱生态修复试验研究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湿地作为

2、地球之肺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它是重要的物种资源库、重要的物产及能源基地、重要的水源地及生态环境优化器,并且具有观光旅游和科研价值[1]-[4]。近年来,我国湿地大面积受到破坏[5],保护湿地的珍稀濒危植物、保存濒危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会仙湿地,一些珍稀植物已经消失(如普通野生稻、中华水韭),应引起重视,并对其进行保护和恢复;普通野生水稻与亚洲栽培稻具有共同的基因组而亲缘关系最近,迄今为止大多常规育种以及杂交稻、无融合生殖水稻等高产优质品种的培育均以其作为亲本,若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甚至毁灭,会引起水稻遗传多样性的大量丧

3、失,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在会仙基地研究野生水稻的适生环境,探索在会仙湿地恢复野生稻生物种群的野外培育,种植技术方法,保护珍稀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为会仙岩溶湿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基地的科研价值。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评价2.1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能源等危机,无一不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据记载,我国现有3.1万种高等植物,约占世界总数的1O%,是世界上最具植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其中有4000~5000种是濒危植物[6],并且在森林砍伐和片断化

4、、过度放牧与开垦、环境恶化、外来种引入等因素的影响下,物种在野外消失的速度越来越快[7],因此,加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保存,有效地保证生存和繁衍,是避免我国生物多样性大量丧失的根本措施之一[8]。11珍稀濒危物种的迁地保护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些珍稀植物自身适应力弱,自然繁殖困难,可将野生植株从自然分布区迁移植入到人工保护区,包括利用野生植株的种子或营养体进行人工繁殖,大量栽培。可在原生地附近建立基地,引种、栽培珍稀植物,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9]。2.2普通

5、野生水稻野生近缘种是指栽培植物的祖先或与之遗传关系较近的野生种,它们或生于自然植被中或作为杂草生于田间,由于长期在自然逆境中生存,而多演化为携带抗病、抗虫、抗逆性基因的重要载体,有的还含有细胞质不育、无融合生殖及其它有用的特殊生殖生理和生长发育基因等,可供育种家利用[10],保护和利用普通野生稻资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单一品种的推广、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病虫害传入以及过度放牧、环境恶化和野生种栖息地的破坏,已使许多农作物野生近缘种的种群同所有野生物种一样,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通过原生境保护方

6、式进行普通野生稻保护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高度关注。2.2.1普通野生水稻的分布野生稻是栽培水稻的野生近缘种,原产于中国的3种野生稻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渐危种)[11]-[12]。调查结果表明:野生稻的自然群落已大量丧失而濒危,其中以普通野生稻的濒危程度最高,药用野生稻次之,瘤粒野生稻也不容乐观[13],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广布于广西、广东、海南、云南、江西、湖南、福建、台湾省(区)。广西普通野生稻分布很广泛,北起桂林市雁山公社(北纬25°11′5″),南到合浦县营盘公社(21°28′);东从

7、贺县甫门公社(东经111°50′),西达百色县那毕公社(106°22′)的8个地区、42个县、市内都有[14]。近年来野生稻正常生长和繁衍的自然生境遭到毁灭,遗传多样性正在大量丧失[15]-[16]。1978-1981年发现广西桂东南地区有普通野生稻原生地200处,2002年调查其中180处发现仅存45处,仅有6.67%的原生地保存较好11[17]。2.2.2普通野生水稻的生理生境特征普通野生稻是喜温植物,感光性强,生长期间为温度高和雨量充沛的季节,其自然生长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7.8℃以上,绝对最低温在-9℃以上,无霜期长

8、于272天。该种常出现在沼泽地、荒水塘、溪河沿岸甚至稻田间、水沟等向阳水生的生境中,最适宜生长于终年滞流的浅水层;在各类型土壤中均可生长[13]。2.2.3普通野生稻的相关研究普稻每年开春从宿根地表茎节处长出蘖芽,8月至12月均可抽穗扬花,集中于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极少数在10月以后抽穗,纬度高的居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