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

ID:47052092

大小:28.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0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_第1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_第2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_第3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_第4页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复习教案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目标1、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2、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3、知道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半球的划分。复习重点:观察地球仪,比较和归纳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特点。教学难点: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学生对照知识点看书:(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

2、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更方便认识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三)纬线和经线1、地轴:地球自转轴。2、两极: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北极: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3、纬线和纬度:(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①除极点外,所有的纬线都是园;②不等周长,赤道最长,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

3、(南北半球对称的两条相等);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纬度的划分:①最长纬线是赤道,称为零度纬线。自赤道向南北两极度数逐渐增加,至南北两极增大到最大,为90度。赤道以北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用“S”表示。②国际上把00-300称为低纬度,300-600称为中纬度,600-900称为高纬度。③特殊的纬线:北回归线(北纬23.50N);南回归线(23.50S);北极圈(66.50N);南极圈(66.50S)。4、经线和经度:(1)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纬线垂直的半圆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特点:①都是半圆;②长度

4、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2)经度的划分:经过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零度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的180度属于东经,用“E”表示;从本初子午线向西的180度属于西经,用“W”表示。注: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二、典型题目讲解。学生做题目,老师点拨:(一)单项选择题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A)A、赤道B、极点C、极圈D、回归线2、为什么“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A、因为地球是球体B、站得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要看的风景在上层

5、楼D、高出视野好(二)综合题3图1为地球仪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请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点和线的名称:A为北极点;B为南极点;C为纬线纬线;D为经线经线。(2)图中E点位于F点的西南方向;A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图1图24、读图2地球仪经纬网图判断:(1)写出图中A、B、C三地的地理位置:A:经度西经600,纬度北纬600;B:经度00,纬度00;C、经度东经400;纬度南纬400。(2)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B地,位于东半球上的是BC地位于西半球的是A地。(3

6、)B地位于A地的东南方向。三、课堂总结回顾所讲知识点。四、课外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经、纬线中,能连接地球南、北两极的是(D)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本初子午线2、地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A、赤道B、200W经线C、00经线D、1600E经线3、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B)A、每条经线都自成一个圆圈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纬线长度都相等D、地球仪上的经线有360条4、已知某地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地经度肯定是(D)A、1800B、00C、200WD、1600E(二)填空题葡

7、萄牙航海家麦哲伦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球一圈的航行,从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三)综合题读甲、乙两图,回答问题:5、甲图中,A地的地理坐标是600S,300W;乙图中,B地位于东(东或西)半球。6、B地在A地的东北方向。第二节地球的运动重点内容1.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形成的四季和五带复习目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复习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3

8、、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复习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3、四季的形成4、五带的特征课型:复习课教学时间:一课时复习过程:地球的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地球的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太阳辐射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P9)例1:下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