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

ID:47069579

大小:67.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4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_第1页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_第2页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_第3页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_第4页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朗读的语气、节奏、语调等,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深意。朗读本身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规范,提高语言感知能力,养成语感的训练内容,是语文教学中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朗读方式方法给予合理的指导和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和目标。可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

2、内容。我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加大朗读的强度,保证朗读的质量。一、关于朗读的概念界定(一)“朗读”与“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何为朗读?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其表现形式为响亮,清晰的用有声语言来转换书面的文字语言,它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形式。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朗读,并不是形式地、机械地把文字变成声音的朗读,而是有态度、有感情地朗读。也就是说朗读者准确、流利、生动地传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实质。所谓的“准确”,就是做到读音正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字,自然停顿恰当。在朗读过程中不断

3、续、不读破句、连贯地读才算“流利”。生动地朗读则要求学生能初步处理重音、逻辑停顿,20控制速度,把握好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矫揉造作。朗诵一直是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项目,早在《礼记·文王世子》中就记有“春诵,夏弦”的读书规定。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语言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韵律与节奏美。可以说,中国的朗读形式是应汉语特点之运而生的,自《诗经》以来,中国诞生了那么多适宜朗读或吟唱的文学作品(如诗、词、歌、赋、曲、文等),其与汉语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朗读”的解释是:“

4、清澈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这一解释未免简单了点,起码忽略了文章内容的再现。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强调“读书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朗读首先要做到的是理解,“心到”自是不待言喻的。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不同于一般的的朗读要求,也不同于以记忆为旨归的“朗诵”,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使命。传统的“朗诵”与今天“语文朗读”的对象一般都是文学作品,这一点是相同的,尤其是今天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文章,一般都是经过筛选的文学精品。传统的中国朗诵还包括“吟”和“咏”,包括欣赏与自

5、我欣赏,其旨向是今天的语文朗读所应继承的。今天的语文朗读不但要再现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而且要表现作品的情感、色彩和风格,这就不单是“清澈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能完成的任务。(二)朗读与阅读、朗诵、吟诵之概念辨析20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包含了朗读这一种形式,二者应是从属关系。朗读训练不仅能优化学生语言感知的过程,而且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朗诵与朗读原本是一个概念。《汉语大词典》对“诵”的解释是“朗读,念诵”,可见朗读与朗诵原本同义。“五四”前后,西方的话剧、电影引

6、入中国,这些艺术形式中往往有大段的独白与诵读内容。中国的艺术家们为了使中国传统的“朗诵”更具欣赏与审美价值,大胆借鉴西方的艺术形式,不但讲求朗诵的声音美与语声的造型美,而且将表演、配乐、服装、道具等辅助手段施用于朗诵,丰富了朗诵的形式美,赋予了朗诵以新的含义。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诵诗、诵词的方法,是一种独特的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吟诵和朗读是有较大区别的,在吟诵时对音高、音长、节奏等的处理都有一定的随意性,而朗读则对音准、音速、语气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可通过吟诵的读法来增添学生对

7、于古诗文作品的韵律感觉,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还是要慎用的,特别在低段。朱自清曾说“小学国语教学应废诵重读”。二、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一)朗读训练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教学的“读、听、说、写”四项基本技能训练中,朗读涵盖了“听”和“读”两项内容,它不但是培养学生语言规范、20提高语文感知能力的训练内容,而且是语文教师一项有效的教学手段。恰当地运用朗读教学形式能收到课堂讲解收不到的效果,对中小学生其他几项能力的提高有着理想的促进作用。1.朗读训练对识字、写字教学的促进作用汉字是音、形、义的统

8、一体,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学生会读、会讲、会写、会用,这也就必须把所学的字这三个方面牢固地联系在一起。我国的儿童是在母语的环境中长大的,自幼与音、义有着天然的联系,字形则比较陌生了。因此,识字首先就要解决在已有的音、义基础上与形的对应关系。我们知道读是写的基础,而朗读训练,则是一种形成正确读音和理解字义的有效手段。通过多读,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准确的把握字的间架结构和关键笔划,书写时即可以做到“意在笔先,笔在心后”。2.朗读训练对阅读教学的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