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

ID:47071461

大小:23.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5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南州六月荔枝丹》(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南州六月荔枝丹》山西省太谷县第二中学校韩晶◆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的一篇代表性的文章,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属于说明文的一种,文章阅读是没有难度的,因此,这篇文章的重点就是要学生能够理解并把握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合理应用和众多说明方法中,这篇文章在引用方面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史料及诗文;2、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3、掌握课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的说明顺序;4、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阅读说明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学习要求;、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

2、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教学难点】理清说明顺序,掌握说明方法及作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搜集有关作者贾祖璋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荔枝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水果中的珍品,史传杨贵妃最爱吃鲜荔。诗人杜牧

3、就曾作诗记之,“长安回望秀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对荔枝的评价: 1、“一果上市,百果让路”; 2、“饥食荔枝,饱食黄皮”; 3、果中皇后──荔枝;  4、荔枝的营养丰富,是一种高级滋补果品,有养血、消肿、开胃、益脾的药用价值。呈现荔枝的种类及生长过程的图片。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简介作者、作品:贾祖璋,浙江海宁人,生于年,著名生物科普作家。自年起,多年中他创作了许多科普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他创作、编著、翻译了多种科学知识读物。他最擅长写生物小品,是我国老一辈科普作家中劳绩卓著的一位。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

4、通鸟类》等。收入中学课本的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州六月荔枝丹》(均选自《生物学萃》)。2、文体知识:科学小品,多用文艺性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道理,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的一种文体。特点: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3、解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此题内涵丰富: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阳历七月);鲜果的色彩深红,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读准字音:缯ē(古代丝织品的通称)  瓤á(瓤子)   囊á(口袋)  勃ó(烟起貌)莆ú(福

5、建莆田县)  醴ǐ(甜酒) 酪à(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龟裂:ūè呈现许多裂纹。(龟甲īá)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思考并分析:()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课文介绍了荔枝的哪些方面? (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 )(2)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 、朗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诵读课文。阅读时

6、进行课文的整体把握,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问题:——课文就荔枝的介绍可以分为几部分?——从整体看,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全班集体研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明确课文主要内容,并且依照课文的脉络,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主要内容。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这节课我们主要解决文章说明的重点和层次问题。大家考虑一下,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对文章内容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印象最深?为什么?学生略作思索便会答出:荔枝的果实。学生:因为荔枝是我们平时常见且喜食的水果,因此对它最感兴趣,同时课文对它也介绍得最详尽,所以印象深。、请同学看课文,然后

7、不要遗漏地说出课文介绍详尽到什么地步?学生看书、合作、探讨。明确:课文介绍详尽到有关荔枝果实的各个方面:外壳的形态,外壳的颜色,荔枝的果形,荔枝果实的大小及重量,壳内的果膜,果肉(假种皮),荔枝的贮藏,荔枝的果核(种子)等,有花才能有果,因而课文还连带介绍了荔枝的花。、课文除了上述内容而外,还介绍了有关荔枝的哪些知识?明确:课文还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分布,古代讲荔枝的专著(书谱),荔枝的生长习性和生长的北限、(地区限制)以及提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的建议。、与前面介绍荔枝的果实相比较,哪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为什么?明确:

8、很显然,介绍荔枝的果实的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因为它是有关荔枝知识的重点,同时也是一般读者最感兴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