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

ID:47098633

大小:2.70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1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_第1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_第2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_第3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_第4页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学设计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

2、活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重点与难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实像

3、与虚像的区别;2、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由物体大小决定,向平面镜走近时,像的大小不变;3、以平面镜为轴,物体与其在镜中的像是轴对称关系。四、教学过程美图引入新课1、认识平面镜平面镜: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里的像很远?平面镜里的像比物体小?像比物体大?等(3)设计实验,老师归纳猜想:①、像与物上下、左右关系?②、像与物大小关系?③、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④、像的实虚?解决问题:(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为下面的探究打下基础。)问题①学生:学生可能会对着镜子做动作,左右上下伸手,观察到,像

4、的左右颠倒,上下一致。问题②学生: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发现能完全重合。证明像与物等大。问题③在桌子上平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两条十字直线。把一块玻璃立在一条直线上;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也在另一直线上,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和玻璃前完全相同的蜡烛,使两只蜡烛完全重合,找到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两只蜡烛到玻璃距离相等并且连线垂直于玻璃。)问题④老师阐述:物理学中:把能被人看见却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虚像。而把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实像。学生:我们只能在镜前看到像确摸不着它,无法确定像的位置。再让学生用手去摸,摸不到这个像,体会这个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5、。(4)进行实验(学生实验)两人一组实验:小组竞赛(谁又快又正确的找到像的位置)点燃的蜡烛玻璃板形状大小相同、未点燃的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位置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此时经过老师点拨和小组讨论,学生应该会得出用玻璃来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学生总结实验步骤,让学生自己体会把平面镜换成玻璃的作用。对学生的实验给予表扬。教师通过作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总结。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5)分析、归纳、总结:提问: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猜想,组长汇总结果。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左右相反相同---大小,形状,颜色,近

6、大远小。同时靠近或远离看得见摸不着等。实验现象很奇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地猜想。得出结论:1、像与物左右颠倒,上下一致;2、像与物大小相同;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连线与镜面垂直4、虚像(6)讨论、交流学生疑问:为什么我远离平面镜是,觉得镜中的像变小,靠近镜子时觉得像变大吗?物与像等大不是等大吗?老师提问:①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学生:玻璃可以确定像的位置老师提问:②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发现能完全重合。证明像与物等大。学生强调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时要保证平面镜与纸面垂直,否

7、则“替身”不能与像重合;2、在标记玻璃和两物体位置时不要移动物体;3、实验玻璃时要注意以那个面为镜面,因为玻璃太厚,选错会造成误差太大。学生根据教师所画的图进行探讨、交流、总结。多选几组进行交流,使结论更具有代表性。培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过程的习惯。1、课堂小结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S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