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

ID:47148977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9.词两首——如梦令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领悟词的内容与意境,感

2、受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教具准备:   插图、课文配乐诵读资料。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常识   1.板书课题:9.词两首。介绍“词”的基本常识。   2.板书《如梦令》。介绍作者李清照。二、初读《如梦令》   1.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并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指导书写“藕”字。   3.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词中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三、精读《如梦令》   1.轻声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初步理解的内容,看看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交流    (1)这首词记叙了词人的一次交游活动,事情

3、发生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2)从“常记”一词我们也看出词人是在回忆往事,那天词人心情愉快,开怀畅饮,微醉而归,为何会“不知归路”?    (3)“日暮”和“醉”为“误”埋下伏笔,使“误入藕花深处”显得合情合理。词人在误入之后有何表现?   3.这是件有趣且值得回味的事,难怪词人把它记录了下来。你能用语言来描绘吗?想象画面,练习描绘。   4.这么美的画面,你能读好它吗?指导朗读《如梦令》。   5.配乐朗读。   6.古人说,诗言志,意思是:写诗歌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愿或心境。那么,在这首词中,作者描绘了这么一种美妙的场景,表达了他的什么意思?   7.

4、练习有感情地背诵。四、总结、布置作业    这首词是作者青年时期悠闲生活的写照,全词文字不多,但叙述却十分完整,意境优美,构成一幅春日交游的欢乐图画。回去以后可以再找些李清照的词来赏读,你一定能读出更多的情趣。板书设计:             9.词两首           如梦令  [李清照]      日暮  沉醉---->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  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爱大自然  爱生活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9.词两首——渔歌子教案苏教版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

5、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建立形象的画面,体会词的意境,感受生活的情趣。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的:   1.学习《渔歌子》   2.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学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的兴趣。教具准备:   文中的挂图,录音机。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指明背《如梦令》   2.这首词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你从哪里知道的?   3.导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词《渔歌子》。   4.检

6、查预习。    (1)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2)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认识。二、出示挂图,感知画面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反馈,口头表述看到的景物及景物的特点。   3.教师总结:这里又是一幅景色宜人的江南水乡图,山前白鹭飞,两岸桃花盛开,江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玩,一位头戴青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正在斜风细雨中悠然垂钓。   4.引入学词。《渔歌子》这首词描绘的正是这幅图。三、读通词,初步感知词的内容   1.指导读下面四个字:“鳜”、“箬”、“笠”、“蓑”。   2.全班齐读。   3.自由读。   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议。   5

7、.教师总结,范读。   6.小组比赛读,然后再全班齐读。四、理解词文,深入体会意境   1.提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    (1)由词语到句子,结合图理解词的意思。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3)作者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逐题反馈。    (1)词意:      不须归:不愿回家。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上黄绿色的鱼儿欢乐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怎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景色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