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

ID:47157290

大小:6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4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_第1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_第2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_第3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_第4页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6 24 截竿进城教案 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624截竿进城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会认“竿、竖”等10个生字,会写“太、站”等6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截竿进城”这则成语故事的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懂得要灵活变通的道理。[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读懂课文所包含的寓意。[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直接导入师:古时候,有一个人拿着一根长竹竿,要进城去,可是竹竿竖着拿太高,横着拿太宽,进不了城……最后他是怎样进城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4课《截竿进城》。(板书课题)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在

2、看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们交个朋友吧!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不会读的找拼音朋友帮忙,或向老师同学请教。2.师生一起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指名读,老师检查读文情况。4.出示课文生字、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老师领读。5反馈交流识字方法。巧记:“大”字下面多一点。(太)多“看”两眼。(着)1.写出下列生字的韵母。竿横愁照2.拼一拼,写一写。〖=D2(〗tàichánɡ〖=〗〖=D2(〗zhànzhe〖=〗〖=D2(〗háiyǒu〖=〗〖=D2(〗juéde〖=〗三、指导书写1.刚才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并且会认课文中的生字了,那你

3、们能把这些生字写规范吗?2.出示会写生字,指名认读,并口头扩词。3.学生先自由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笔顺书写,描红,提出难写的字。3.我会写,我会填。要共()画,第五笔是()。4.反馈书写情况,教师针对指导。如:“觉”上面是“”不要写成“”。还: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而平滑,托住“不”。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书写,展评。站偏旁是(),共()画。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复习巩固 1.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3.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二、学习课文1.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并且会认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了,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看看这个人最后

4、到底是怎么进城的。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出示:他把竹竿竖起来拿着,城门没有那么高,进不去。他又把竹竿横过来拿着,城门没有那么宽,还是进不去。(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长竹竿,让学生分别竖着和横着拿着从教室门口进出,感受这个人进不了城门时发愁的心理。3.谁帮他想出一个好办法将竹竿带进城?(学生举手说)4.嗯,同学们都能想出一些办法帮这个人将竹竿带进城,真了不起呢。这时,过来一个老头儿……他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1)指名读。(2)老头儿的办法是什么?(把竹竿截成两段)(3)你觉得这个办法好吗?为什么?生甲:我觉得

5、这个办法不好,把竹竿截成两段,这个竹竿就没有什么用处了。生乙:我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把竹竿截成两段,就可以拿着进城了。……5.这个人认为老头儿的办法怎么样?他又是怎么做的?出示:就按照老头儿说的,把这竹竿截成两段,高高兴兴地进了城。写几个与“高高兴兴”相似的AABB式的词语。(平平安安许许多多)6.全班齐读课文。4.照样子,写词语。例:左思右想(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七()八()()惊()怪例:高高兴兴(AABB式)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竹竿竖起来拿着,城门没有那么(),横过来拿着,城门没有那么()。(2)老头儿的方法是将竹竿()。三、总结全文1.老师觉得这个老头儿

6、的方法也不是很好,你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帮这个人将竹竿带进城?(将长竹竿的一端对着城门入口的方向。)(演示方法)2.学完这篇课文,你们知道这个笑话的可笑之处了吗?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也会闹这样的笑话,所以我们要多动脑,学会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6.我会动脑。除了将竹竿截成两段,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将竹竿拿进城?[教学板书]截竿进城竖着比城门高横着比城门宽进不去老头儿截成两段带进城遇到问题多角度思考[教学反思]《截竿进城》这则故事。说的是有个人拿着竹竿进城,但竹竿的长度比城门还长,左一下不得进,右一下不得进,正在这焦急的时刻,一位老头儿让他将竹竿截成两段带进城的故事。内容比较简短,

7、但是寓意深远。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通过直接读课文去领悟文章的寓意是比较难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了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自己拿竹竿过教室门),有的同学在实践的过程中就提出来了为什么不将竹竿一前一后拿着过。然后我再让他们看看老头儿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这样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老头儿的方法虽然将竹竿带进了城,但是竹竿已经没有用处。并从中明白了遇事要懂得变通,不能固守成规的道理。附送:2019年(秋)一年级语文下册1.1元宵节教案1北师大版单元教材分析:以“元宵节”为主题,有两篇主体课文和一片自读课文,安排了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设计了笔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