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

ID:58600352

大小:61.57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0-18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_第1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_第2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_第3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_第4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4截竿进城语文S版(2016).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课题24截竿进城课时2教学1.认识“截、竿、竖”等10个生字。目标2.会写“太、站、觉”等6个字;学习“羊字旁”。3.朗读课文,理解“截竿进城”这个笑话的可笑之处。4.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讲故事,讲出好笑之处,感受古人的幽默感。重点教学重点:掌握本课6个会写生字,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难点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明白这个笑话的可笑之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本课生字卡片。教材这篇课文是改编自《笑林》的一则笑话。讲的是一个人拿着长及竿要进城门,可是横比试、竖比试都进不去,这时来了一个自作聪学情明的人让他截断长竿,拿竿子的

2、人照做后高高兴兴地进城去了。学分析习这篇课文,学生在完成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等基本任务之余,还能学习讲故事,体会“笑话”这种传统故事的趣味,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听到了一个笑话,你们想不想听一听?2.师讲笑话:有一位妈妈看见女儿在对着镜子吃梨,就问女儿:“你为什么要对着镜子吃梨呢?”女儿说:“这样不是可以吃两个梨么?”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一个笑话,名字叫做《截竿进城》。4.学习“竿”字:“竿”是形声字,竹字头是意符,“干”是声符。二、初读识字(一)朗读课文学生

3、自由读文,边读课文边找出文中的生字宝宝,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多读两遍。(二)交流识字1.同桌用自制的生字卡片互相认读课文后的生字,把对方有困难的字在课文后的生字表中圈起来。想想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这些难认的字。两人交流识字方法。2.教师针对学生普遍难认的字进行重点指导。鼓励学生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识字。(三)检查认读情况1.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展示课件第三屏)提醒学生读准字音,如:“竖”“愁”和“照”是翘舌音;“横”是后鼻音。开火车认读生字。2.出示去掉音节的生字,指名读,教师正音。3.选择你喜欢的

4、生字组词并说一句话。(四)了解课文,巩固识字1.让生字回到文中,再把课文读一读,争取读流利。2.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个人拿着长竿要进城门,可是横着拿竖着拿都拿不进去,这时来了一个自作聪明的人让他把长竿截断,拿竿子的人照做后高高兴兴地进城去了。)(五)指导写字1.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太站觉要还着。2.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和书写规则。3.学生在书上描红,然后仿写。教学过程复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摘苹果游戏:课件出示“苹果树”,每个“苹果”上有一个词,学生读准了“苹果”上的词语,就摘下了果实

5、。(随意点到哪个苹果,哪个苹果就会掉落)“苹果”(词语):横竖、太长、宽广、按照、截断、发愁、竹竿2.回顾课文内容。二、学习课文(一)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下面问题:1.拿竹竿的人要去哪里?(要进城)(展示课件第六屏)2.刚开始他进去了吗?(没有)3.为什么他刚开始没有进去呢?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从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他把竹竿__________拿着,进不去;他又把竹竿_________拿着,还是进不去。4、当横竖都进不去的时候他是怎样的表情呢?(左思右想、呆呆地发愁)(二)学习第三、四自然段1.自由地朗读课文第三、四

6、自然段,思考问题:老头儿给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把竹竿截成两段拿进去)你觉得他的办法好吗?(不好;很愚蠢)2.听了老头的话以后,他是怎样做的呢?(把竹竿截成两断,高高兴兴地进了城)3.这说明拿竹竿的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呢?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拿着竹竿进城呢?(三)总结学完这则笑话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遇到问题要独立思考,要动脑筋想办法。)三、拓展延伸1.教师讲一两则笑话,学生听笑话。师:“讲笑话是一门艺术。同一个笑话,有些人能让听众听得哈哈大笑,有些人却讲得一点儿也不好笑。只有多读、多听、多讲,才能慢慢体会讲笑话的技巧。现在我再

7、给大家讲一则笑话:《王蓝田性急》,大家注意听,并想想哪些地方好笑,我哪些地方讲得好,哪些地方讲得不好。”2.请两位同学给全班讲笑话,教师指导。师:“现在我请两位同学分别讲刚才讲过的笑话。注意通过动作、表情、语气等,讲出刚才说到的可笑之处。”学生讲笑话,教师指导。学生讲《啮鼻》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官吏的难以置信的语气、表情和甲理直气壮的语气、表情。学生讲《王蓝田性急》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一边讲一边做动作配合,表现出主人公急躁的性格。3.学生分组讲笑话,互助改进。师:“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轮流讲笑话,并互助改进。可以讲自己读过、

8、听来的笑话,也可以讲我刚讲过的这两则。”学生分组讲笑话,教师随堂指导。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尝试通过动作、表情、语气,讲出可笑之处;适当使用夸张手法;讲的时候要控制自己,自己不能先笑。4.小结。教师:“有人说,笑声是生活的润滑剂。我建议大家多读、多讲笑话和趣味故事,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常常给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