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

【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

ID:47166668

大小:369.4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5

【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_第1页
【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_第2页
【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常见的碱》(第1课时)(科学浙教九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见的碱》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本节是浙教科学九上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第4节常见的碱第1课时,本节内容是初中科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是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后来认识常见的碱,通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生动、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设计有趣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的方法,获得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亲身体验,享受到探究物质的乐趣,体会到研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对提高人类生活和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推导碱的共性【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

2、的过程,学会用碱的有关性质解释有关生活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科研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碱的通性【教学难点】碱的通性◆课前准备◆◆教学过程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一、回顾旧知【教师活动】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对比的方法学习了硫酸和盐酸这两种常见的酸,并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酸的通性,同学们能否解释一下什么是酸?【学生活动】酸就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过度】那么什么是碱呢?

3、【提示】对一类物质中的典型物质进行分析,归纳共性。二、新课教学【实验】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与碱的作用【结论】碱性物质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实验】氢氧化钠溶液与酸反应1、在2支分别盛有3毫升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试管里,各滴入1滴酚酞试液,分别向2支试管里逐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边滴边振荡,现象?2、用滴管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蒸发皿中,在小火上烘干,蒸发皿上留下了什么?【总结】碱跟酸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实质是酸电离的H+与碱电离的OH-结合成中性的水。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

4、2O【思考】你知道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有什么应用?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中和反应过程中,酸和碱没有剩余,恰好完全反应?【实验】向一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分析】CO2+Ca(OH)2=CaCO3↓+H2O【思考】1、二氧化硫排入大气有何危害?2、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塞?而是用橡皮塞或木塞?3、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实验】1、在2支试管中分别注入2-3毫升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它们各显什么颜色?2、在上述2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5、1毫升氢氧化钠溶液,试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CuCl2+2NaOH=Cu(OH)2↓+2NaClFeCl3+3NaOH=Fe(OH)3↓+3NaCl【总结】碱的共性【设计意图】激发兴趣不作回答,留下悬念,引入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实验和问题引导学生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加深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现象,从而引入对碱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反思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