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

ID:47177520

大小:52.0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6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_第1页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_第2页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_第3页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_第4页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上海中考一模题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6上海中考一模语文题型分类汇编(16区全)课外文言文篇【徐汇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齐宣王好谀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①。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②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说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尹文子》)【注释】①石:重量单位,古代以120斤为一石。文中的“三石”与“九石”均非实指,“三石”指强度一般的弓,“九石”指强弓、硬弓。②关:同“弯”。“中关”拉到满弓一半。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4分)①左右皆引试之()②宣王埤其名()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说其名而丧其实。13、宣王周围人的哪些言行呼应了标题中的“谀”字?(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1)“”(2)“”14、齐宣王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宣王始终努力追求个人实力提升B、宣王喜欢用事实来证明自己C、宣王乐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宣王对自己缺少正确的认识。【奉贤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孙期传孙期字仲彧,济阴成武人也。少为诸生,勤习典籍。家贫,事母至孝,牧豕①于大泽中,以奉养焉。远人从其学者

3、,皆执经垄畔以追之。里落②化其仁让。黄巾贼起,过期里陌,相约不犯孙先生舍。郡举方正③,遣吏赍④羊酒请期,期驱豕入草不顾。司徒黄琬特辟⑤,不行,终于家。【注释】①豕(shǐ):猪。②里落:与后文“里陌”意思相同,村庄。③方正:汉代选举科目,也指被举荐的士人。④赍(jī):持有,携带。⑤辟:召,征召。终:死。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相约不犯孙先生舍()②期驱豕入草不顾()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B、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东西经过田野追赶他。C、

4、远方的人跟着他这个学者,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D、从远方来跟着他学习的人,都拿着经文在田野中追着他(请教)。13、孙期是个读书人,但他却不耻做粗鄙之事。其中,“牧豕于大泽中”是为了__________;“驱豕入草不顾”是为了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4、根据本篇“传”的内容,完成下表。(4分)姓名:孙期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家庭成员:母亲经济条件:______________品质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松江区】(四)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2

5、分)唐临为万泉丞①。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②。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断然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注】①丞:辅佐县令的从属官员。②赋:赋税。系:关押。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1)唐临为万泉丞()(2)会暮春时雨()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令惧其逸,不许。11、“农事毕,囚等毕集县狱”的原因是。(2分)12、从文中看,唐临的为官之

6、道是()(  )(4分)A、为民着想B、精通农事C、勇于担当D、善于周旋【闸北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①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②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注释】①阴:暗地里,秘密地。②雉:野鸡。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对其人“将速反”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看到难以解释的怪异现象。B.他已知道鲁恭的政绩很突出。C.他担心久留也无法了解实情。D.他怕自己的徒弟会干扰贤人。13.有人认为“此文开头写鲁恭‘重德化’,后面却主要写‘其人’的所见所闻,似乎与此无关”。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