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

ID:47188414

大小:8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7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_第1页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_第2页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_第3页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_第4页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训练目标:1、让学生形成从语言的锤炼着手美化文章的意识。2、了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重点:炼字(词语)、衔接与照应、句式的变化。训练难点:在写作中恰当运用锤炼语言的方法。课前准备:积累所学课文中运用好词、好句、好段。课时建议:2课时训练过程:一、活动导入:师: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语言的训练非朝夕之功,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间进行选择、调整,让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二、例文导

2、学1、教师质疑: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你觉得哪个好?请说说理由。(1)桌子上,蜡烛在燃烧。(2)桌子上,蜡烛在含蓄地燃烧。(3)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4)长长的细雨不断地飘落。雨细长,愁丝更长!(5)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6)……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2、学生讨论3、集体交流:句(2)加上“

3、含蓄地”三个字,充满了情味。句换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句(4)加上“雨细长,愁丝更长!”这一句,情景交融。句(6)换用了几个动词,生动具体,魅力大增。  4、师小结:句(1)(3)(5)文字的表达非常一般,但稍加雕琢,就已点石成金。上例告诉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轻视,只有努力锤炼,作文语言才能独具魅力。三、要点点拨:1、精心锤炼词语。恰当地选用有表现力的词语,能够逼真地再现对象的情状,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感染读者。如说晴天,“晴朗”是一般的表达,“万里无云”就形象化了,而“响晴”更有表现力。(1)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写作时应多推敲,多使用。如《社戏》中有一段

4、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一“点”一“磕”,极其形象地表现出水乡少年架船技巧的娴熟老练。鲁迅作品中“排出九文钱”的“排”,踱进店里的“踱”,“用手罩住”的“罩”都是动词运用的典范。(2)形容词往往赋予人物或景物以具体、丰富的情态、形状和色彩。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一段,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分别形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黄蜂”、“叫天子”。这些形容词,从色彩、外形、情态等多种角度

5、,多个方位描写百草园的美丽可爱,生动传神。(3)虚词的运用巧妙得当,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作家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中有这样的妙句:“总之,这杯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点希望的下午”。“杯”、“块”作者采用活用量词法,既新颖贴切,又具体可感。又如“太阳嘎吱嘎吱升起来”中的“嘎吱嘎吱”是一个平常的拟声词,但用在这儿,把太阳上升的力量,朝气描写得淋漓酣畅,十分生动。(4)仿词,使语言具有新鲜、风趣美。如:有人在县“抓点”,索取土特产品价格一千一百多元……群众说:“这哪是‘抓点’,明明是‘吃点、喝点、拿点’啊!”这里以“抓点”为基础,仿用出“吃点、

6、喝点、拿点”,借以讽刺那些以“抓点”为名,大搞违法乱纪的人。在内容上一针见血,在表达上也幽默风趣。(5)灵活采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活字活词,尤其是当今新产生的字、词。如学会运用电脑就拥有了进入21世纪的“护照”。这里的护照就是透着时代气息的新词。其他诸如“点击”、“扫描”、“链接”等新词汇,如能运用得当,也能为文章增光添色。2、灵活选用句式。(1)整句与散句的综合运用排比句、对偶句:句式整齐,句子长短大体一致,语意相关,气势贯通,结构匀称,富有韵律,增添文章气势,展示语言风采。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盯着一个方

7、面,否则就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国色天香的牡丹虽好,但香气远远比不上茉莉;“铁榔头”郎平拳头虽硬,但不一定能绣花;一位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虽令人称羡,但在运动场上却甘拜下风。所以,只看一个方面是不能匆忙下结论的。这段文字中间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列举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中心,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采。(2)长句与短句的综合运用长句与短句各有千秋。恰当地使用长句,严谨而舒展;恰当地运用短句,则简洁而明快。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则一张一弛,文采尽显。如:《列夫·托尔斯泰》中“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8、;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