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

ID:47244666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3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_第1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_第2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_第3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_第4页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5》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态度: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搜集能力和整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知识: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主题教学思路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都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和对翻倒探

2、究的欲望。教材首先通过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资料的搜集,何等科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教材给出了DNA图谱、DNA分子、DNA模型三项科学发明供学生选择,然后通过列举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民明创造和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进一步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了解两个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最后通过学生反思自己的活动,在学生客观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认知行为。学习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科技发明的资料。2.学生分组搜集资料:19世纪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创造和20世纪中国的重大发明创造。3.学生准备搜

3、集材料后制作的卡片和自我评价卡。教学过程本主题是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去学习、体验和感受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科学技术的习速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起到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1.小小科技发呢展览会学生把搜集到科技发明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制作成卡片,让每个同学把卡片张1贴在教室内参观交流。通过此项活动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活动有序性的指导,增强活动的有效性。2.

4、看谁找到的多课前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调查、访问、搜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和中国重大的发明和创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向全班展示,了解两个世纪的发明与创造给人类带来的重大影响,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精神,同时令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3.评评我自己此项活动通过学生自我反思,在同桌、小组交流自己在学习科学知识、动手创造上的不足,培养学生对自己客观公正的科学评价态度,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促进学生自觉地去学科学、动脑筋,成为有所作为的人。附送:2019-2020年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

5、下册《当灾难降临的时候》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学科,渗透各门学科知识,同时还包括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窗口,也是培养实践能力的窗口。现代社会呼唤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社会课应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由近到远,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一方面应该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体现和发展。新的课程理念下的《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而非“教”的课程,应是师生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品德与社会》

6、课的教学越来越趋于常态、真实、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充满人文关怀。它立足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形成体验,把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作为课程的核心。基于以上对《品德与社会》课的理解和探索,我设计了《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节课。  二、说教材 《当灾害降临的时候》这节课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中的第三小节。  1.本课的教学重点:(1)培养和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2)认识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性。  2.教学难点: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培养学生无私奉献

7、精神,启迪学生以灾害的理性思考。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查找资料,认识雪灾、地震等灾害的危害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平等交流,观看影像资料,模拟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灾害中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启迪学生面对自然灾害进行理性思考,树立战胜自然灾害改造地球的理想。  三、说教法:  1.以雪导入,激起学生谈话的兴趣。雪是同学所熟悉的事物,这样既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又让学生明白领悟到灾害的不可抗拒性。  2.通过学生的观察、搜集拓宽学生的

8、知识面,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了解到雪灾、地震的重大灾害。   3.借助音像手段,把死知识变活,增强学习内容的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去感受。  4.模拟实验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灾难,并掌握逃生的技巧。  5.通过展示图片,用多媒体课件构筑丰富多彩的课件资源,帮助学生丰富视野,拉近距离,升华感情。  四、说学法 《品德与社会》课是“学”的课程不是“教”的课程,应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