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

ID:47262895

大小:3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1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_第1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_第2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_第3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_第4页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1.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色谱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论文中提到了一种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色谱法。但由于这种色谱分离技术速度慢且效率低,没有受到科学界重视。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化学家Kuhn采用Tswett色谱分离技术,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分离和结构的分析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色谱法因此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⑴。可以预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屮,色谱技术更是飞速发展。随着1940年Martin和Synge提出液液分配色谱法后,1952

2、年James和Martin发明了气相色谱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紧接着,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努力,还分别开创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超临界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等分析分离技术,使色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高效液相色谱岀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高压泵和键合固定相应用于液相色谱,导致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出现。直至今口,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分析、分离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尖端科技。2•高效液相色谱的构成高效液相色谱是近儿十年来分析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种将分离手段及检测系统相连接的分析分离技术,逐步成为在生化药物、精细化工产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屮主要的物质

3、分析分离方法⑶。2・1输液系统——泵由于色谱柱很细,填充剂粒度小,因此阻力很大,为达到快速、高效的分离效果,必须要提高柱前压力,以获得高速的液流,使分析、分离更加有效率的进行。泵为液相提供了流动相流动所必须的压力。2・2进样系统一般高效液相色谱对于进样系统多采用六通阀进样⑷。先由注射器将样品常压下注入样品环⑸。然后切换阀门到进样位置,由高压泵输送的流动相将样品送人色谱柱。样品环的容积是固定的,因此进样重复性好。2・3分离系统一一色谱柱色谱柱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中最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⑹。它作用于样品中各种不同组分,使这些组分按顺序进入检测器中,从而起到分析分离的作用。色谱

4、柱按操作方式和冃的来分,可分为用于分析样品性质、结构等特性的分析型色谱柱和用于分离、提纯样品,提高样品质量的制备型色谱柱⑺。而按分离模式来分,可以主要分为正相吸附色谱和反相分配色谱。其中,正相吸附色谱一般以己烷、庚烷做为非极性流动相,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为极性,从而吸附各种物质,使非极性物质先进入检测器岀峰;而反相分配色谱一般以甲醇、乙醇、乙膳或二氯乙烷等做为极性流动相,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为非极性物质,使极性物质先出峰。一般口常使用屮,使用反相色谱的概率约为八成,本次实验也使用反相分配色谱柱。色谱柱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为色谱柱中的填充物。在日常使用中,一般以硅胶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合方式把碳十

5、八、碳八、胺基等集团联在基质上做为固定相,其具有固定相稳定,不易流失;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消除硅轻基的不良影响等特点。2・4检测系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是关键部件之一。它的作用主要是把经过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样品组分的量转变为电信号,并在计算机上输出,产生谱图。检测器一般要符合灵敏度高、对外界变化不敏感、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适应范围广等特点。按原理可分为光学检测器、热学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等,其中最常用的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以及针对在紫外区有有吸收的化合物所使用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本次实验所检测的物质在紫外光中有吸收,因此,使用的为紫外■可见光检测器。2.5输出系统将一台计算机与高

6、效液相色谱仪器相连接,并安装所需软件,可对液相装置进行调试以及相关条件的改变。⑺在检测系统将样品组分的量转变为电信号后,在计算机上输出,并产生谱图,用來处理实验数据和反控仪器运行。2•高效液相色谱的原理它的原理是在被流动相液体带入色谱柱中时,利用复杂混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不同的分配系数、吸附能力等因素,使各组分彼此分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⑻。高效液相色谱按操作方式和目的来分,可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为了了解样品性质、结构、组成等信息的为分析型;而制备型则是为了获得FI标组分。所以,可以说分析型为分析工具,而制备型为分离技术⑼。由于分析型和制备型需要的操作条件明显不同,因此前者进样量越

7、小越好,忖要避免色谱柱的超载问题;后者则要提高产量,色谱柱的超载是必须的。2•高效液相色谱的特性这种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批处理量较大和操作自动化等优点,可以将物化差别很小的复杂化合物分离,使之成为分析分离各种物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液相色谱法对要进行分离的样品要求较低,不受样品挥发度和稳定性的限制,且非常适合含有离子型化合物、不稳定的天然产物等大分子的生物药品,使之在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因此,高效液相色谱法仍是从事研究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