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

ID:47266632

大小:190.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19-08-16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_第1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_第2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_第3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_第4页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_第5页
资源描述: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DB23T1403_20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DB23/T1403-2010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规范2010-12-6发布2011-6-1实施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Word格式.. 1 总 则1.0.1 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水平,防止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发生,依据国家、省有关法规和规范,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黑龙江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其它工程质量通病的防制可参照本规范规定执行。1.0.3 本规范规定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管理质量通病、工艺质量通病防控的基本要求。

2、当规范与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相抵触时,应按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1.0.4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控方法、措施和要求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 语2.0.1 住宅工程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工程。2.0.2 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和完工后易发生的、常见的质量缺陷,通常也称为住宅工程实体质量通病。2.0.3 住宅工程工艺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工艺问题。2.0.4 住宅工程管理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施工中易发生的、常见的导致产生实体质量通病的

3、管理问题。2.0.5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从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和管理等方面进行的综合有效的防止、控制方法和措施。3基本规定3.0.1建设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工作,并应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严格管理措施,防止所建设住宅工程发生质量通病;2、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时,应要求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完善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并在设计交底时向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提出明确要求;3、委托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施工图时,应要求施工图审查机构将质量通病防控设计措施

4、列入审查内容;Word格式..4、应将质量通病防控技术措施列入工程检查和验收内容,在开工前下达《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任务书》(见附录A),工程竣工验收时对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验收,明确验收结论;5、施工期间定期检查质量通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工程投入使用后进行质量回访,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3.0.2设计单位防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应确保设计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并遵守以下规定:1、采取控制质量通病的相应措施,绘制相应节点构造图,并将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2、在工

5、程质量检查报告中,应对质量通病防控的设计要求落实情况进行评价。3.0.3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对质量通病防控设计措施进行审查,审查报告应说明质量通病控制设计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3.0.4施工单位是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的主要责任人,负责质量通病防控措施的具体落实,并遵守以下规定:1、工程开工前,总包单位应编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分包单位应制定分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控措施,经总包单位审查、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2、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包括实体质量通病、管理质量通病和工艺

6、通病防控重点,材料、施工等方面防控措施,通病防控验收及落实责任要求等内容;3、工程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和《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进行施工;4、工程完工后,总包单位应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工作总结报告》(见附录B),在工程竣工报告中应重点说明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和成效。3.0.5监理单位应做好质量通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监控,并遵守以下规定: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措施和实施方案》,提出具体要求和监控措施,并将监理防控工作要求列入《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中;2、质量通病

7、重点防控部位的施工,监理单位应采取旁站措施;3、在分项和分部工程验收、分户验收、竣工验收时,应重点对质量通病防控情况进行检查;Word格式..4、工程完工后,应填写《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控工作评估报告》(见附录C),评估报告应对质量通病防控情况进行评估。4 实体质量通病控制4.1 防水工程4.1.1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计:(1)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下水、地表水等对结构的影响,以及由于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周围水文地质变化的影响,合理确定场地地下防水设防高度;(2)结构设计时,地下室外墙、基础底

8、板(或防水底板)应进行抗裂验算,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并不得贯通;(3)地下室墙板宜优先采用变形钢筋,可适当提高配筋率,优先采用细直径、密间距,网片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分布宜均匀。水平分布钢筋宜设置在竖向钢筋外侧。对水平断面较大变化处,宜增设抗裂钢筋;(4)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用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设计时,应采取预防混凝土收缩的措施;(5)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