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

ID:47273133

大小:1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7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22. 人物描写一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2.《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

2、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前准备观看电影《小兵张嘎》电视《红楼梦》《儒林外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导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景。老师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ǒu”,不要读成“shǒu”;“绽”,应读“zhàn”,不要读成“zàn”,也不要读成“dìn

3、g”;“扳”,应读“bān”,不要读成“bāi”。3.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4.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2.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3.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4.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出示重点语句:①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②起初,小嘎

4、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③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天。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全班交流。四、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1.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2.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物的方法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

5、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动作描写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

6、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浓墨泼写体现人物性格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得注意合情合理。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

7、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句心理描写。五、拓展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第二课时一、导入1.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师: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你们快速读课文。2.简介《儒林外史》《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

8、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儒林外史》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形象,具有讽刺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高峰。3.简介吴敬梓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年写出《儒林外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