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

ID:47328743

大小:14.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5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_第1页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_第2页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_第3页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_第4页
资源描述:

《写作 从生活中找“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写作从生活中找“米”学情分析: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因为不知道写什么内容。看到作文题,脑中一片空白。有时好不容易凑足三四百字,但不是离题万里,就是杂乱无章。更有甚者,一节作文课下来,作文本上只有空荡荡的几行字,真是可怜之至!其实,写作文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本次习作要引导学生把发现的目光重新投向生活,到生活中找“米”,做到“四多”: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炊”自然就容易做了。教学目的:1、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写作材料。2、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3、养成多留心、

2、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的写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⑴学会从生活中找“米”;⑵学习根据中心来选材。难点:选材要新颖。教学方法:指导、讨论、范文引路教学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习作《观书有感 》 .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异彩纷呈,是因为有活水汩汩;我们的课堂要有“天光云影”,也得引进活水。一提起写作文,许多同学就感到头痛,提起笔望着题目发呆,总觉得无话可说。平时有些同学聊天谈论学校生活时,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到这时候也开始犯难了

3、。有一幅对联就生动地描写出了同学们面对作文题时的痛苦情形。 上联:苦坐苦想苦不堪言      下联:愁纲愁情愁眉苦脸        横批:写不出来 二、畅所欲言,发现“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美的瞬间”这一文题为例,请用一两句话说说你从生活中发现的美。教师点拨:此文题的题眼是“美”、“瞬间”。“美”可以是语言、行为、心灵美,也可以是自然的、社会的美。(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点拨)师生讨论(结合课本第66页写作知识《从生活中找“米”》,讨论下列问题):1、同学们刚才列举了许许多多美的人

4、、事、物。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材料分别来自于生活的哪些侧面?(明确: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2、同学们列举的美的人和事,大到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小到生活点滴,你们是怎样搜集到这些材料的?请介绍一下你的经验。(明确:要做有心人,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3、同学们,刚才列举的美的人和事中,哪些材料最能紧跟时代步伐?哪些材料又见常人之未见?哪些材料体现的思想内涵比较深刻而发常人之未发?(明确:选材要真、新。)三、引导写作,抒写美:1、揭示文题(幻灯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5、只要你张开发现的眼睛,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常常表现在那灵动的一瞬间。人的一个表情、一个举动,自然界的一声鸟鸣、一片云彩,有时具有令人心动、让人回味的美。请以“美的瞬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教师点拨:“瞬间”虽是镜头式的,短小精悍的,但对这一“瞬间”所呈现的美的具体情态(如人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要作具体细致的描写刻画,抓住细节描写方能于细微处见精神。2、片段欣赏:下面两段分别抓住了什么细节来刻画人物的?(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

6、,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巍《我的老师》(2)他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整天寡言少语。他虽有不少好伙伴,也常与他们一起玩乐,但很少说话,笑时也是有容无声,因此大家常说他 “ 金口难开 ” 。他要是在烦恼忧愁时.就更难吐出一字。有一次他数学只考了 58 分,却是全班第二名,他妈妈不知内情,看到他不及格就唠叨上了,没完没了,他不争辩,也不解释,只是不答理,不作声,从头天晚上、第二天上午、第三天早晨到第四天夜里,整三天,他看电视,看小说,睡觉,吃饭,就是不说话。他爸爸急了,跑学校,求老师;他妈

7、妈慌了,打鸡蛋,送糖水。如此双管齐下,谁还不消气?但他只是以笑相对,依然无话。 (出示幻灯片)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的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环节的细致描写。运用细节描写,往往能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真实感,使人物更具个性特征,对人物塑造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具体描写时,要注意细节的准确可信,巧妙安排,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多次的描写。 3、口头训练:1、你准备通过哪些细节来表现这瞬间的美?请作具体描绘。2、你准备在文中怎样巧妙安排这些细节?四、佳作欣

8、赏《美的瞬间》学生阅读完之后七嘴八舌话取材:文章选取了哪些材料来体现感情?这些材料从哪里来?有何特点?五、学生构思写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六、学生改稿、誊写。板书设计:从生活中找“米”“米”从哪里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怎样找“米”----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怎样筛“米”----选材要真、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