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

ID:47332083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_第1页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_第2页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_第3页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_第4页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将取代聊天应用!随着聊天应用的迅速崛起,有关这类服务如何盈利,以及谁将在竞争中胜出的消息不绝于耳。  事实上,他们最大的杀手锏还是移动电商。  这一趋势其实已经拉开帷幕——腾讯旗下的微信已经允许用户从零售商那里购买商品。  比如微信内已经集成针对麦当劳的支付功能。但这并非个例,Viber等类似的应用也开始变现自己的用户,并且推出了新颖的商业模式。例如,Line就允许用户查看附近的美食优惠券,在该公司的2亿注册用户中,大约有32%已经使用了这种优惠券。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TNS发布的《移动生活2013》报告中的数据,便可绘制出移动聊天应用和移动电商在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渗透率

2、。人均GDP肯定会对不同市场的移动电商价值产生影响。然而,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移动聊天应用与移动电商呈正相关,随着这两种移动技术的渗透率逐渐增加,它们的融合也将越发紧密。   移动聊天应用如何利用这种融合机会?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哪里是抓住这种趋势的最佳地点。移动电商有着明显的地域性。与网络购物不同,移动优惠券是一个新兴趋势,需要充分利用本地的零售网络。因此,必须选对优先发展的市场来推动这两种技术的融合。  融合潜力高的市场  处于右上象限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带来最广阔的机会。考虑到KakaoTalk和微信在韩国和中国大陆取得的成功,因此这两个市场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除此之外,中国香港

3、同样值得关注,原因是那里拥有高端零售机会,而且习惯使用微信的大陆游客经常前往香港购物。  根据香港旅游局的数据,每年赴港的大陆游客达到香港本地居民的3倍,这显然给微信等聊天应用带来了商机,可以与当地的零售商合作提供优惠券,向大陆游客推介高端产品和服务。  中国台湾同样值得关注,与香港一样,那里的人均GDP同样高于大陆。但更重要的是,聊天应用Line已经在当地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聊天用户中的渗透率超过70%。对Line来说,目前已经是利用主导地位与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的绝佳时机,从而迅速部署移动电商服务,确保先发优势。  融合潜力低的市场  物流、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信用卡渗透率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制

4、约某些市场的电子商务发展,移动电商更是如此。然而,“潜力低”或许有些用词不当。只要聊天应用把焦点缩小到具体的城市,仍然可以找到机会。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最可行的目标就是雅加达,那里的聊天应用渗透率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50%。另外,在一定范围内部署这类计划也可以确保零售商合作计划有的放矢,而不会因为广泛撒网而摊薄资源。  众所周知,黑莓的BBM是印尼的主要聊天应用,这款应用现在也已经兼容其他平台,因此用户应该还将加速增长。但关键问题在于,BBM是否想变现这些用户。假设他们开始部署移动电商计划,那么在一个主要用现金结算的市场中,如何支付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  对看好移动电商的零售商意味着什

5、么?  移动营销的重要性将会与日俱增。聊天应用将成为零售商吸引庞大移动用户的关键平台,他们可以借助移动优惠券或团购交易吸引用户进店购物。在韩国,有68%的消费者已经使用了这种服务。  另外,BaskinRobbins和星巴克也已经允许用户使用Kakao的“礼品”服务向好友发送移动优惠券。这款服务覆盖的产品范围已经从2010年的107款增加到目前的9970款,足以显示出零售商对这种融合趋势的巨大兴趣。  虽然韩国走在了这一趋势的前列,但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也分别有30%和40%的消费者具备了接收这类优惠服务的能力。除了聊天应用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吗?  任何在零售行业拥有较

6、大覆盖度的企业似乎都应该仔细思考,如何抓住这一行业的融合趋势,以免错过此次转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