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

ID:47332445

大小:27.2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05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_第1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_第2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_第3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_第4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滴水穿石的启示 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表学校平遥县第二实验小学课名《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师姓名赵丽斌学科(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语文五年级(上册)章节第六单元学时第二课时年级五年级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3、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了解“设问”与“反问”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子。三、学习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见解,求知欲比较旺盛,好奇心有所增强。在

2、语文学习中,学生基本具备了积累、理解词语的能力,但是在阅读中通过重点词句揣摩理解内容的阅读能力还有所欠缺。处于这阶段的学生虽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必须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才能理解的深刻。课文内容比较直白,因此去搜集大量的名人细腻的资料更能打动他们,并让心灵震撼。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完成学习目标。《滴水穿石的启示》这是一篇说理文,如

3、何做到“说理不轻文”,使得说理文教学也可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语文的人文性是以“语言”这个工具为载体的,本节教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以文化人。具体做法:1、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言语实际活动是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教学时我抓住关键语句,以读为主线,辅之以听、说、写,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经历一个由“感知——感悟”的过程。2、利用课件创设情景,提供想象的空间,引学生入境,让学生快乐地感知、感悟和创造。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课堂又是促

4、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阵地。教学时积极架设学生与文本之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读书、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中,明白文章所揭示的启示,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在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起止时间(’”-’”)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媒体作用及分析一、导入0’14”——2’17”通过本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坐好铺垫,为本节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方向。1、(出示漫画)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先看一幅漫画。相信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会对这幅漫画有更深刻的理解。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滴水穿石的启示》(板书课题)交流:

5、说说你看懂了什么?“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通过出示反映生活中现象并富有哲理的漫画进入课堂,更能吸引学生,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自然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二、复习一类生字、二类生字2’18”——2’50”巩固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出示文中的一类生字词、二类生字词开火车认读展示文中生字词,让学生一目了然地记忆三、学习“滴水穿石”2’51”——12’45”理解“滴水穿石”,由现象到精神,层层深入。通过对“滴水穿石”的深入理解,完成课后练习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1、(出示课后练习里成语,指名读)2、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昨天

6、老师让大家自己解决这些词语的意思,完成的同学请举手。3、谁来说说“滴水穿石”怎么理解?看来“滴水穿石”就是一种自然现象。读成语交流:可以请教老师、家长……;可以查工具书;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滴滴水滴穿了石块。“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承接第二个环节字词的巩固,出示课文后面练习里的四字词语,首先是巩固记忆,其次引出“滴水穿石”深入理解,先是现象本身,重点是通过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得出滴水能穿石的原因,初步感悟“滴水穿石”目标专一、持之以课文里有关于这一自然想象的描述吗?指名读。至柔的水滴是如何滴穿石头的呢?(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一

7、问一答,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同学们,老师建议大家也来读读他找的这段话,这段话中既有水滴滴穿石头的过程,又有对水滴品质的评价,边读边想:哪些词引起了你的关注?引导交流。这样看来,滴水穿石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精神。再出示成语,引导辨别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设问学生自读、交流抓住“接连不断”“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感悟水滴持之以恒的品质;抓住“而且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感悟水滴目标专一的品质。恒的精神。最后再出示课后成语,找出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