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

ID:47345420

大小:7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12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 地表探秘 1教案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上册地表探秘1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拼图游戏中发现地球板块的运动规律。2.能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推测过去地球上陆地的分布情况。3.能推测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4.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对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大胆的推测。2.愿意做模拟实验,并从中推理出地球运动的科学道理。3.愿意探究分析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三、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2.能够从喜马拉雅山科学考察的发现,猜测其以前可能的地形。3.能够通过拼图游

2、戏,猜测地球大陆以前可能的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特别是经历科学假设提出的过程。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活动1:厚硬纸板、颜料和胶水、刻刀、钢笔、复制好的世界地图。活动2:地球内部圈层图、橡皮泥、小刀等。课时建议: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课提问:11.本组同学之间对老师的题目进行讨论。.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大地上有高山、又有河流、又有平原吗?2.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钠通过观察地图上大西洋两侧的大陆

3、海岸线轮廓,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你知道这个假设是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进行一次地表探秘。(板书课题)(二)新课教学1.指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的轮廓线。2.引导学生讨论,看有什么发现。3.发给学生世界地形图。4.教师谈话:通过以上活动你们都发现了很多问题,其实我们只用眼观察是不够准确的,下面我们用拼图的形式,来进行一下地表探秘。5.教师指导学生把地形图沿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苦干小板块(提醒学生用剪刀、刻刀时要注意安全)后指导学生作拼图游戏。6.教师小结,并把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板块学说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7

4、.布置作业。2.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谈谈本组的讨论结果。3.各组之间相互交流4.最后达到全班同学对地表探秘产生浓厚的兴趣。1.学生认真观察讨论。2.小组推荐一人说说本组的发现。学生描一描,画一画,地球大陆板块的轮廓线,看看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将地形图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学生做拼图游戏后分组交流,全班交流,得出结论。1.搜集有关地壳变化的图片。2.试着提出一些自然现象的假设。首先由老师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容易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来。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5、学生从中有所发现。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进一步发现地球板块的秘密。通过拼图游戏从中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板书设计:第十八课地表探秘活动1:拼图游戏1.复制一张世界地图。2.把复制的地图贴在硬纸板上,沿大陆边缘剪开,得到若干小纸板。3.试着将小纸板拼一拼,看看有什么发现。通过拼图及同学间的交流,得出的结论是:大陆是移动的,所有的大陆曾经连成一片,而后经过分裂、漂移、直至成为现在的样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6、.谈话:上节课我们用拼图的方式对魏格纳的学说进行了证实,同学们了解了亿万年来地壳的一些变化,这节课我们再进一步研究一下,高山是怎样形成的。(板书:高山上的海洋化石)2.展示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我国喜马拉雅山的图片。说明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考察时却意外发现了海洋化石。3.教师讲解:刚才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假设,要证明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去证明,下面我们就做一个实验(教师讲述实验方法)1.学生观察。2.思考:喜马拉雅山上海洋化石的来历。3.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学生实验:1.用多色橡皮泥失

7、搓成长条状后,再重叠在一起,就好比是组成地壳的岩层。2.用手握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3.再取一条橡皮泥,将橡皮泥切割一刀或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思维训练,以及如何根据事实提出假设的训练。让学生再次经历科学假设的过程,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认识地质时期地表形成过程的一些剧烈的运动与变化。4.教师提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和喜马拉雅山形成有什么关系?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时代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上面有海洋化石?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在远古时代,喜

8、马拉雅山可能是一片海洋,经过地壳的挤压、提升,最终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这就是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化石的原因。6.布置作业。4.分组讨论实验中所观察的现象,与地壳变动的关系。学生根据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回答问题。1.反复做拼图游戏。2.自己选材做一次山脉形成的模拟实验。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通过对这一内容的总结,学生可获得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科学史方面的知识教育。板书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