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ID:47358468

大小:3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5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_第1页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_第2页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_第3页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_第4页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任务驱动型作文  孙胜韬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新生事物,一时还不为广大师生所了解。虽命题专家和语文名师对它的解读铺天盖地,但对学生和一部分教师而言还不能细细梳理以条分缕析。笔者整合多种资料,融合自己的理解,草创此文,以资借鉴。纰漏之处,敬请斧正。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是2015年高考出现的新型作文。是命题人为了避免材料作文的随意和考生立意偏离,有意识地在多角度材料中,给学生创造出情境,展现对立性、并列性问题,并提出指令性任务,让考生能够围绕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见解。

2、它重点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任务驱动是指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考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任务的指令,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从而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与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与要求更明确更具体。要求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论证说理。这样,既可防止学生死抠话题和断章取义,又可以避免套作、宿构等传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有哪些特点  目前而言,其特点如下:1、表达方式以叙事体、陈述性文字为主。2、材料内容以时事、实事为主。3、材料

3、内部充满了多解性、对立性、争议性、矛盾性。4、写作提示具有指令性、导向性。5、写作内容具有权衡性、选择性。6、写作指向具有针对性和对象感。7、写作思维具有辩证性、统一性。8、材料中思想导向具有向善性、向上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  三、写作任务的表述形式  因材料内容不同,表述有别,大致的表述有:  这几种人中,你欣赏谁?你更赞成谁的行为?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给某人写信,表明你的态度。请你就其中XX或XX的表现表明态度。请你站在反方立场表明态度。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变化?面对这样的

4、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请你以某种身份来看待(对待)这件事等等。这种表述,从优秀作文题例1中可见一斑。  例1:(2016深圳一模)  中国人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全世界也都知道中国人的勤劳,工作辛苦。但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最近撰文披露,据权威的盖洛普公司的一份调查,全球雇员的敬业度,中国籍雇员最低。  敬业即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习负责的态度。中国人究竟是敬业不是不敬业?你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请围绕此问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四、注意事项  1、

5、明确写作任务是什么。  例题2: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然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乘客们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该男子前踢了一脚,该男子顿时安静下来,一言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又指责壮汉:“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壮汉的做法。这段视频上传网上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  解读:这个作文命题的具体任务是“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以上事情”是指什么。从材料层次来看,先有

6、“吐痰男”遭指责后跟乘客对骂,接着壮汉踢“吐痰男”,然后是车上乘客的不同态度,最后是上传网络后的网民讨论。那么问题来了,考生是写“谴责公共场所吐痰”还是“论车厢对骂”还是“论壮汉踢人”还是“如何看待乘客对壮汉的态度”,还是“论网民该不该围观讨论”?从人物的角度看,就有四个:“吐痰男”、乘客、壮汉和网民。如果不能找准角度,明确写作任务,那么考生作文的立意很可能“谬以千里”。其实,经过这样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命题人所给出的写作任务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简言之,就是“对壮汉的行为,你怎么看”。聪明的考生,应从情、理、法的角度对壮汉的行

7、为进行评议。  (需声明的是,这则作文材料因以社会偶然出现的“负面消息”为命题材料,并不符合全国卷作文命题规范,所以质量不高。之所以选此为例,因其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有一定的影响。——笔者按)  2、对材料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的把握  任务驱动型写作分为两个部分:阅读材料审题部分和任务写作部分。阅读材料审题就是首先读懂材料,掌握材料的含意,确定材料的范围,全面理解材料。这要求考生在审题时应注意审材料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核心事件,阐述看法。切忌断章取义,只抓个别词语或次要的人与事,以偏概全。  任务驱动型的材料通常具有可比性。这种可

8、比性可分两种,一种为“可对立”。如材料中出现的类似于“有人认为……有人却认为……”的表述。另一种为“可对比”。即通常在任务交待中体现为一个“更”字,比如“谁更有风采”“你更喜欢谁”等。“可对比”又分两类,一类为异中求同,从不同的事件或者做法里概括出相同的道理;第二类,叫做同中求异,也就是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