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

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

ID:473593

大小:32.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8

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_第1页
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_第2页
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_第3页
资源描述:

《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汉语言文学曹禺戏剧人物语言探析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1、背景:曹禺创作的《雷雨》、《日出》转变了话剧的发展局面,真正奠定了中国现代话剧发展的基础。说话的艺术在曹禺的作品中体现出真正的魅力,可以说曹禺的话剧创作水平到现在也是空前的。目前对曹禺话剧的研究主要有三:(1)曹禺创作的话剧独特的艺术结构。他的剧作构思精巧,戏剧冲突紧张、剧烈,他将外国话剧的结构方式运用到中国话剧的创作中。(2)曹禺塑造的立体而丰满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而且复杂、矛盾,这种复杂和矛盾不是静止的,是变化的、扭动的。他剧作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特殊意义,都具有独特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可以说,每个人物都有一台戏

2、。(3)曹禺话剧语言上强烈的舞台表演性、浓烈的色彩、明快的风格,同时又讲究暗示和含蓄,具有很强的语言震撼性。2、意义:语言是交代情节、揭示思想、展现冲突.刻画人物、感染观众的重要手段,而话剧语言的最终任务就是调动一切手段,运用各种技巧,在舞台上塑造出真实动人、鲜明独特的性格化人物。语言是话剧的灵魂,本文以曹禺话剧中人物语言为切入点,系统研究曹禺部分话剧中人物语言的特性。如: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在《雷雨》《日出》等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化通过丰富的个性从语言表现出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语言的动作性,曹禺话剧语言富有动作性功能。无论是外部(形体)动作,还是语言动作(对话、潜台词、沉默、独白),作

3、为塑造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基本手段,都富有表现力;语言的诗性及音乐性,诗意化和音乐化使戏剧意境氛围和戏剧音响美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本文将详细例举带有不同特性的语言在曹禺话剧中灵活地运用,辅以中外戏剧语言的理论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综合地论述曹禺剧中语言的特性,希望以此来完善对曹禺话剧的总结成果。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一)曹禺戏剧语言观1、曹禺戏剧观念2、曹禺对戏剧语言的看法3、曹禺戏剧的特色(二)曹禺话剧语言的特性。1、语言的动作性(1)肢体语言①肢体语言推动情节发展②肢体语言洞察人物内心活动(2)话语(心理)语言①内心独白②丰富的潜台词③停

4、顿——沉默2、语言的诗意性,鲜明象征性意象——融合中国古典戏曲的意象和内在美感3、语言的音乐性(三)曹禺戏剧语言意义综述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搜集整理曹禺作品中最具代表性和一般性的语言实例,归纳话剧语言区别于其他文学语言的本质特点,找出其独特性。2、品读国内外话剧研究理论成果,结合语言学和美学深入挖掘曹禺话剧语言丰富内涵。3、系统归纳曹禺话剧语言的动作性、诗意性、音乐性、针对性,从语言角度拓展当代话剧文体研究的空间。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有:系统分析法、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比较研究的方法。论文研究主要手段为:1、搜集资料的方法资料的主要来源是文献资料、报刊资料以及部

5、分影视作品。在理论研究阶段,主要通过网上数据库和相关书籍搜集参考文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积累客观事实依据。2、综合分析的方法结合综合分析法与比较分析法,充分了解目前存在的现象,横向和纵向比较异同优劣,总结全文。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起止时间内容2010年11月20日——12月10日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2010年12月10日——12月18日收集并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2010年12月18日——12月20日完成任务书、文献综述2010年12月20日——12月22日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2010年12月20日——2011年3月初研读作品和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

6、011年3月初——4月初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定稿2011年4月初——4月底毕业论文最终定稿,包括上传到系统,参与答辩二、主要参考文献: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曹禺:《雷雨》,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3、曹禺:《日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4、曹禺:《曹禺戏剧集:论戏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5、狄德罗:《论戏剧艺术》,文艺理论译丛,1958。6、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967、中央戏剧学院台词研究室:《演员艺术语言基本技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8、四川大学中文系:《曹禺专集》,1

7、979年版。9、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10、王晓华:《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1、郭溥澜:《话剧台词艺术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