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

ID:47365812

大小:2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31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_第1页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_第2页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_第3页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_第4页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_第5页
资源描述: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2-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导学案学习重点1.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2.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探究体验区解引子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答: 答案 不同语言之间既会有一些相似之处,也会有很多差异,这正反映了不同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往往是贬义词,而英语中跟狗有关的则不然。析活动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答: 答案 汉语中常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来描写人物形象。这与汉

2、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常用跟“吃”有关的词写人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用跟“吃”有关的词语描写人物的方法:第一类是通过食物的外部形状描写人物。第二类是通过食物的属性描写人物。第三类是通过吃东西的动作状态来描写人物。跟“吃”有关的词语之所以可以用来描写人物,是因为这些词语的借代义或比喻义可以表现人的某方面特征。总之,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关于“吃”的说法就无不与汉民族的民族心理密切相关。要点讲解1.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答: 答案 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

3、化有着密切的关系。(1)语言是民族的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精神也支配着民族语言的特点。(2)民族文化是语言的根,反过来,语言也承载着民族文化。(3)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①相同的事物不同的民族会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如汉、英语中对亲属的称谓不同。汉语中的表亲关系非常明确,分得很细,这与民族文化特点密切相关。②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如“冰”“玉”在中国人眼中代表高尚和纯洁,而在外国人眼中则不然。③在语言和表达上:中国人有对己谦对人恭的表达习惯。外国人则没有。2.汉语

4、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答: 答案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则只能用于称呼己方。有人把谦敬词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

5、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方到自己这里来)、“鼎”(如

6、“鼎力”,对对方的帮助表示感谢)。基础测试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答案 D解析 语言的差异,其实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起的。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B.222宿舍

7、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答案 D解析 A项“青梅竹马”只能用于说非亲的男女儿童。B项“豆蔻年华”用来形容女子十三四岁。C项“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杜 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

8、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 答案 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解析 “荷花”是文人士大夫笔下吟咏不绝的意象,它有深厚的人文内涵。杜诗是借荷言志、抒情,“荷”之情,就是人之情,“人”“荷”合而为一,融为一体。一个“恨”字点明了全诗的感情基调,可以说,是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