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

ID:47396314

大小:19.9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7-08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_第1页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_第2页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_第3页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_第4页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地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准文档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实践“数字技术是否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机遇?今天的数字普惠金融,可能由于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普惠金融的普及性,成本的降低,提供更全的更优质的服务方面,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作者为蚂蚁金服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本文为作者在央行观察举行的三周年科技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大家好!我是蚂蚁金服战略部的李振华。非常感谢央行观察的邀请,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关于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实践。大家知道在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上有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叫“绿色金融”,第二个议题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后来G20的公报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高级原则推出来?

2、这背后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第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应该是当前普惠金融的一个正路,对社会有巨大的促进意义。实用文案标准文档数字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实践“数字技术是否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机遇?今天的数字普惠金融,可能由于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普惠金融的普及性,成本的降低,提供更全的更优质的服务方面,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作者为蚂蚁金服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本文为作者在央行观察举行的三周年科技金融峰会上的演讲大家好!我是蚂蚁金服战略部的李振华。非常感谢央行观察的邀请,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关于普惠金融与蚂蚁金服的实践。大家知道在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上有两个议题,第一个议题叫“绿色金融

3、”,第二个议题就是“数字普惠金融”。后来G20的公报通过了《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高级原则推出来?这背后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第一个简单的结论,我们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应该是当前普惠金融的一个正路,对社会有巨大的促进意义。实用文案标准文档首先怎么去理解“普惠金融”这个概念?以及如何衡量普惠金融的好坏?有人把它定义成“为贫穷的,或者低收入的人提供信贷服务”,或者“为妇女、儿童、偏远地区的人去提供金融服务”等等,概念非常多。联合国对它的定义,我想是比较全面的,把它叫做“能以有效的、全方位的,为社会所有阶层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这个概念相对来说非常地广泛。实用文案标准文档普惠

4、金融至少包含了几个框架层面的内容:第一,从宏观上,要求建立起一整套的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第二,在中观层面它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比如说清算、支付等等这样的基础设施。第三,在微观层面它要有非常多元化的提供微金融服务的主体,不能仅仅是单一大型的金融机构去提供服务。第四,它要面向的客户要是广众的,包括低收入客户在内,包括所有的人,能够提供一整套的金融服务。除了信贷服务之外,还有包括支付、理财,保险等等,都应该是普惠金融体系的以部分。我们怎么去评价,在整个世界上存在的这些金融服务,它本身的好坏?我想我们可以从几个纬度上来看:第一,好的普惠金融服务,应该要“普”,所谓普就是它要有可得性,也就是说,能够

5、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取这套服务。第二,它要“惠”,所谓的惠也就是说,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人,获得这个服务的人本身,成本是可承担的,或者这个成本要能够比较低。第三,这个服务要比较全面、优质。不仅仅我们要让它获得信贷服务,仅仅是金融服务的一种,而且包括非常便利的支付,以及能够覆盖它的保险,以及能够去提供基本的理财等等,这样的服务其实都应当包括在内。最后一点:要可持续,所谓可持续讲的是普惠金融不能是一种慈善金融,也不能仅仅是一种公益,它应当具有商业上的可持续性,而且它要能够向适当地消费者去提供适当的服务,这个既不能太少,也不能金融服务过度,其实过度的金融服务也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想以上是对它基本的

6、评价体系。实用文案标准文档在传统的普惠金融可以追溯到15世纪时意大利的教会提供的低利率贷款,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小额贷款。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普惠金融这个领域,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数字显示:现在全球大约20亿人没有帐户,另外持有信用卡的比例也非常低,大概在10%,国内的信用卡会高一些。过去我们讲到在普惠金融这个领域内最成功的案例是格莱珉银行。它的创立者尤努斯博士也因此也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但这么多年,从尤努斯博士创办到现在大概有39年的时间,累计放贷的规模大概是将近一千多亿人民币,服务的人群大概是将近900万人。对于中国的任何一家中型银行来说,甚至一个城商行来说,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而

7、且后来被证实在孟加拉之外的国家,这个模式很难复制。那么数字技术是否给普惠金融带来了机遇?今天的数字普惠金融,可能由于技术本身的进步,对于普惠金融的普及性,成本的降低,提供更全的更优质的服务方面,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为什么提供了这种可能,我想从技术的几个特性上可以大体地去看到这种趋势:第一,今天的移动互联、电信和互联网这种基础设施本身的普及,它可以很低成本地去触达更多的用户。比如,支付宝每笔交易的成本约为2分钱,服务成本相对比较低。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