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ID:47418259

大小:4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4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_第1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_第2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_第3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_第4页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_第5页
资源描述:

《饶杰腾-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参读梅耶荷德  反思语文教学  饶杰腾     引言    寒假读《梅兰芳传》,书中提到1935年梅兰芳接受苏联邀请,赴苏演出。苏联方面组成迎接委员会,成员之一是世界级著名导演梅耶荷德。他认为,说梅兰芳的戏是程式化的戏,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梅兰芳的戏,是中国传统模式与梅兰芳演绎个性的有机结合。从这里,我联想到语文教学:有没有基本程式?若有,妨不妨碍语文教师个性风格的形成?是不是因为要个性就不要程式,或者要程式就不要个性?在梅兰芳身上,程式并没有妨碍个性的发挥,而是有助于个性的发挥。现在语文教学界讨论语文课要

2、不要教学模式。无疑应该要,但要解决好如何使“程式”不是限制,而是助长教学个性发挥的问题。    当年有位导演说:以前以为中国和日本的戏剧是一回事。看了梅兰芳的戏,觉得二者有本质区别。中国戏剧更多的像希腊和欧洲戏剧,而日本戏剧更多的像罗马和美国戏剧。罗马、美国戏剧更具有机械性,而希腊、欧洲戏剧更具有灵动性。我们的语文教学为什么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为语文教学指向美国的“实用”,而不同于欧洲,过于讲究所谓“规律”。带着这些问题,我找到梅耶荷德的三篇文章,从他111段论述中抽取了58段,又精选为32段,组成七个

3、部分。请看讲义。 第一部分    (读第1则梅耶荷德语录,边读边嵌入感想。“您说到了‘戏剧学’,而我对此一无所知。科学家们尽管就一些未来的科学结论争论不休,但他们一致同意,水烧到100度就开了。而在我们这个领域里,还没有类似的明确而朴素的真理。在任何问题上都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所谓‘戏剧学’的首要任务,是确立统一的名词术语和‘朴素的真理’的定义,只有这样它才有可能成为一门科学。但我担心,这还是个相当遥远的目标……您希望我能写一本厚厚一大本书来论述我的导演经验,可是我倒幻想着能写一本厚厚的小册子,来阐明一些最

4、朴素的真理。这样的小册子就需要我全部‘宏大的’艺术经验。……”)    戏剧学如何成为科学;语文教育学如何成为科学。    (1)戏剧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语文教育学当然也不同于自然科学。所以研究语文教育学不能纯用实证的方法来解决,否则就会背离语文教育。    (2)追溯语文教育的历史进程,确立语文学科的核心概念。    比如说“语文”这个核心概念。从五四运动以后,叫“国语”“国文”。……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回忆当年学习语文的情况。(读,此处仅录大意)他说:我们小时候没有“语文”这个概念,那时叫国文。为什么弃“国

5、”字不用?大约是受外来文化影响,以为应当国际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文章有什么不好,“国”字岂能弃之不用!……去掉了“国”字,就把语文学习混同于外语学习了。《教育大辞典》里有“语文”这个词条,解释说,语文学科包括本国语言学习和外国语言学习。    这个名词术语,从1904年以来,有过这样的变化: 1904年: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1913年:辛亥革命后,取消“读经讲经”,阅读内容并入“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1923年:国语/国文。    大陆解放了,蒋介石带着“国文”去了台湾。大陆就变成了“语文”。

6、到现在,这个概念的含义还不清楚,而且越来越膨胀。从语言文字,到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直至“文明”,似乎都在“语文”的范围之内。当初,叶老有过一个经典的解释:语,指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语文”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至今还在讨论。    又如“文道统一”。解放后,有过这样一些提法: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社会主义爱国教育……各自都是什么意思?其内涵又有什么不同呢?    语文教学有没有最朴素的真理?    为什么梅耶荷德不想写一部大书,而要写一本厚厚的小册子,也需要具有宏大的

7、艺术经验才能完成。    这对我启发太大了。语文教师提高得慢,原因是咱们老师知识型的多,反思型的少。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育学,这三个把你们套住了。如何解套?需要反思梅耶荷德这位伟大的导演,他的艺术思想从哪里来的?来自他宏大的艺术经验。今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大家公认《千手观音》是最好的。其编导接受采访时说了一句话:面对一群天真可爱而又聋又哑的孩子,怎样把她们潜在的美发掘出来?“限制是锤炼天才的磨刀石。”你们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凭借实践来审视这些教育理论。如果把实践放在第二位,那就很容易盲从。    语文

8、教学想摆脱这个限制,可还摆脱不了。比如,说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不对?也对,也不对。也对,是说中心语对,学生的确是活生生的有感情的主体。不对,因为无限制,这就错了。“主体”前面要加4个字,学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走向成熟”的主体。学生还没有成熟,由此展开的“感悟”“探究”等等,都要有限制。请问:“两小儿辩日”的探究,与中学生、大学生的探究能同在一个水平吗?不承认限制,不承认层次,无量无质无序,就成了混沌状态。 第二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