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

ID:47421222

大小:93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5-09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_第1页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_第2页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_第3页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_第4页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2-第二章烷烃Alkanes4学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烷烃(Alkanes)学习要求:1.掌握碳正四面体的概念、sp3杂化和σ键。2.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常见基的名称。3.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性、裂解、氧化及取代反应、各种氢的相对活泼性)。4.掌握烷烃光卤代反应历程。5.掌握过渡态理论。6.掌握烷烃的构象及锯架式、楔形式和纽曼式的写法。7.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8.理解同系列、同分异构、构造异构反应机理等概念。9.理解游离基的稳定性次序,计算:ΔH。10.理解反应进程-位能曲线意义。11.理解烷烃的制备。12.了解甲烷的来源及其化工利用。13.了解煤的液化。计划课时数4课时重点1.烷烃的系统命名及同分异

2、构现象;2.烷烃的结构与相应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之间的关系;3.烷烃的构象: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的写法及各构象之间的能量关系;4.烷烃卤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及各类自由基的相对稳定性。难点1.烷烃卤化的自由基反应机理2.烷烃的构象教学方法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和板书相结合的课堂讲授方法。引言分子中只有C、H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烷烃开链烃(脂肪烃)烯烃烃炔烃环状烃(脂环烃)脂环烃芳香烃烷烃:分之中的碳除以碳碳单键相连外,碳的其他价键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叫做烷烃,也叫做饱和烃。§2、1烷烃的同系列及同分异构现象2.1.1烷烃的同系列(homologo

3、usseries)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依次为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等,它们的分子式、构造式为:分子式构造式构造简式甲烷CH4CH4乙烷C2H6CH3CH3丙烷C3H8CH3CH2CH3丁烷C4H10CH3CH2CH2CH3从上述结构式可以看出,链烷烃的组成都是相差一个或几个CH2(亚甲基)而连成碳链,碳链的两端各连一个氢原字。故:通式烷烃的为或CnH2n+2。具有同一通式,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列。同系列中的化合物互称为同系物(homolog)。由于同系列中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相似,其物理性质也随着分之中碳原子数

4、目的增加而呈规律性变化,所以掌握了同系列中几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成员的化学性质,就可推知同系列中其他成员的一般化学性质,为研究庞大的有机物提供了方便。在应用同系列概念时,除了注意同系物的共性外,还要注意它们的个性(因共性易见,个性则比较特殊),要根据分子结构上的差异来理解性质上的异同,这是我们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之一。2.2.2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异构现象甲、乙、丙烷只有一种结合方式,无异构现象,从丁烷开始有同分异构现象,可由下面方式导出,正丁烷(沸点-0.5℃)异丁烷(沸点-10.2)由两种丁烷可异构出三种戊烷上述这种分子式相同而构造式不同的化合物称为

5、同分异构体,这种现象称为构造异构现象。构造异构现象是有机化学中普遍存在的异构现象的一种,这种异构是由于碳链的构造不同而形成的,故又称为碳链异构。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多,异构体的数目也增多,见P20表2-2。2.异构体的导出步骤(P20)伯、仲、叔、季碳原子在烃分之中仅与一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伯碳原子(或一级碳原子,用1°表示)与两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仲碳原子(或二级碳原子,用2°表示)与三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叔碳原子(或三级碳原子,用3°表示)与四个碳相连的碳原子叫做季碳原子(或四级碳原子,用4°表示)例如:与伯、仲、叔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仲、叔

6、氢原子。不同类型的氢原子的反应性能有一定的差别。§2.2烷烃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能够反映出分子结构,使我们看到一个不很复杂的名称就能写出它的结构式,或是看到构造式就能叫出它的名称来。烷烃的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应很好的掌握它。烷烃常用的命名法有普通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2.2.1普通命名法根据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十个以内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癸表示,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用正、异、新表示同分异构体。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普通命名法简单方便,但只能适用于构造比较简单的烷烃。对于比较复杂的烷烃必须使用

7、系统命名法。2.2.2烷基为了学习系统命名法,应先认识烷基烷基烷烃分之中去掉一个氢原子而剩下的原子团称为烷基。烷基名称通常符号CH3-甲基MeCH3CH2-乙基EtCH3CH2CH2-丙基n-PrCH3CH-异丙基i-PrCH3CH3CH2CH2CH2-正丁基n-BuCH3CHCH2-异丁基i-BuCH3CH3CH2CH-仲丁基s-BuCH3CH3CH3C叔丁基t-BuCH3烷基的通式为CnH2n+1常用R表示此外还有“亚”某基,“次”某基。见P232.2.3系统命名法(IUPAC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中国化学学会根据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制

8、定的有机化合物命名原则,再结合我国汉字的特点而制定的(1960年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