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1234

《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1234

ID:47429949

大小:194.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1-11

《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1234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教育传播学》试卷一及答案123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A)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A.19世纪40年代以后B.19世纪70年代末以后C.19世纪末以后D.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2.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4.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是()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5.拉斯韦尔的“5W”模式最初是(

2、)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字模式D.表格模式6.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A.贝罗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7.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叫做()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8.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D.符号是具体的9.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10.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11.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是非

3、语言符号的()17A.重要性B.普遍性C.多维性D.整体性1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内容的说服力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媒介的权威性13.“老张的画很值钱”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A.个人经验的影响B.两极化的影响C.语言内涵的影响D.事实推论的混淆14.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B.韦弗C.维纳D.皮尔士15.内涵意义是()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C.是客观性的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16.计算机媒体属于()A.视觉媒体B.听觉媒体C.视听媒体D.交互媒体17.人类最重要的传播工具是()A.姿态B.语

4、言C.文字D.图画18.传播过程中的译码又被称为()A.符号解读B.符号化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19.计算机网络进入教育领域是在()A.20世纪80年代早期B.20世纪80年代后期C.20世纪90年代早期D.20世纪90年代后期20.施拉姆关于传播的“雷达”功能的比喻是指()A.麻醉性功能B.社会协调C.环境监测D.娱乐功能得分评卷人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教育传播系统构成的四要素是指()A.教育者B.教育信息C.教育媒体D.受教育者E.教育效果2.模式的三种主要表示形式是()

5、A.图画形式B.语词形式C.图解形式D.数字形式E.表格形式3.下列关于信息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是客观存在的B.信息是受主观影响的C.信息具有知识的秉性D.信息是可以转换的E.信息是一种可以共享的资源174.约瑟夫·克拉帕认为受众具有的选择性心理特点是()A.选择性思考B.选择性接受C.选择性行动D.选择性理解E.选择性记忆5.下列属于大众传播特征的是()A.拥有广大的受众B.受众量大、分散、不固定C.反馈比较容易D.采用某种机械化手段大规模复制信息E.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进行传播得分评卷人三、判断题(认为对的,在题后的括号内打“√”,认为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维

6、纳是控制论的创始人。()2.一个优秀的传播模式应该包括传播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3.教育传播理论研究在重过程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4.信息是消息的内核,消息是信息的外壳。()5.传播产生的效果是由传播过程中的语言内容本身所决定的。()6.狭义信息度量的条件是只考虑信息的形式,排除信息的语义。()7.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是最早阐述传播过程的一个模式。()8.“经验之塔”理论是戴尔1964年在《视听教学法》中提出的。()9.传播中的干扰只能减少,不能消除。()10.“有限效果论”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形成。()得分评卷人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怎样正确理解传播的概念?2

7、.画出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图,并作适当的解释说明。3.简述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4.简述共同经验原理,并举例说明。得分评卷人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试分析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异同。2.试述教师的主要传播行为。得分评卷人六、材料分析题(16分)17材料:Internet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众多计算机网络采用TCP/IP协议联接在一起的国际性网络,人们称它为“网之网”或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