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对仗】

【楹联对仗】

ID:47435597

大小:3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1-11

【楹联对仗】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楹联对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楹联对仗】主要想说一下对仗以及相关的问题。因为对仗是楹联本质性的精髓所在,所以要讲的范围广一点。要说对仗,还是得从我们大家普遍使用的汉字说起。这里先对朋友们提一个建议,我建议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本《说文解字》,放在写字台上,放在我们的床头柜上,或放在我们随手可及的地方。闲适之时翻阅一下。既可供我们查阅,又可供我们消闲欣赏。日积月累,我们会在无形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底蕴。我们读书认字,我们写诗作文,最最基本的是我们要认识汉字,要会使用汉字。祖国历史上,所有的鸿篇巨作,所有思想的火花,大都是由汉字承载而来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文学表现的最基本的单元

2、,就是我们认识的这个方块字。同样,我们写诗填词成联,更是让文字起舞,让文字生风,让文字构建起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不熟悉这具体的一个个文字,是做不好任何文章的,包括诗词曲联。我们今天要说的对仗的话题,正是由汉字具体构造及特性所决定的。这是我们中华文化所独有的语言艺术,其他所有汉语系之外的语言,都不具有这样的创造文字之美的功能。感谢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这么丰厚的文化遗产对仗。我们不必从哪种哪种对仗的形式来说起,我们只须从自然的审美观点来看待,只须对汉字的美学本质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所谓对仗的方式和方法,即使不去刻意学习,也会触类旁通,一点就透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汉字,本身就是来源于图

3、画。每个汉字都有其生动的形象来源。用汉字组成的句子对仗形式,其实就是一幅幅图画的设计组合和搭配,这是美的创造,是最贴近自然的美学本质。所以,要想学习对仗,就要先理解汉字所构成的美学内涵。什么叫“美”?各人有各的说法吧,因为审美的视角各人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一点认识我想是共同的---那就是稳定之美。稳定之美,是所有美学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比如我们学习绘画的构图时知道,有各种各样的构图方法,但是构图最基本的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不论你是如何设计的画面,左边笔墨重了,右边就得补偿,或者用留白,或者用其他景物来填补。必须达到一种总体的平衡感。均衡与对称是目的,对

4、比和视点是手段。即使不论绘画艺术,且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张三或李四比咱挣的钱多,咱还会心理不平衡呢。凭啥他宝马洋房美女啥都有,咱就只能孤守陋室口袋空空呢?这也是一种不平衡,这带来的是不痛快,当然也就无美可言了。不管是通过视角感受到的,还是通过事件(包括心理情绪)反映出来的,只要出现某种大局上的不平衡,就具有一种对美感的破坏因素。而文学上的对仗,正是反映并涵盖了这两方面的特点---文字上的形式之对仗,及文意上之内涵的比较和关联。最能突出并反映这种对仗之美学特点的,当然就是我们要讲的楹联。还用前面说的绘画构图方法来比喻,达到均衡和对称,是目的。而各种具体的构图方法是手段。这具体的构图

5、方法,用在诗学及楹联对仗上来说,就是各种对仗的形式和技巧。其实,绘画和诗学是具有通感之美的。比如绘画构图中讲究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以及“开合争让”“疏密聚散”等技法上的要求,同样可以运用到我们对仗句中来。所以,在讲对仗时,我们提到各种各样的对仗方式,正对反对流水对,以及楹联中常见的什么“回文格”“拆合格”“镶名格”“拟人格”“叠字格”“顶真格”等等这类的,我们都可以具体介绍。但是,在认识这些具体的对仗形式之前,必须对“对仗”本身的意义有所认识。不然,死记硬背去记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不仅不好记,而且记了也没用,不了解其内在本质,你也不知道如何去使用啊。即使勉强用上了,也不能恰当地用它

6、表现出应有的美学效果。前面罗嗦这么多,就是为了从对仗的根本上先有所理解。说诗词曲联考究的是文学的基本功,一点也不错。除了我们前期说的声韵问题,最基本的,还是文学上最基本的知识---词性。哪些是名词?哪些是动词?还有哪些是形容词、副词、连词、数词量词等等。对于楹联,词性尤其显得重要。上下联词性要一致,这是楹联的基本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同类词性要在相同的位置同类相对。这也是前面所说的取得“平衡感”的一个重要因素。上下联在形式上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对称。体现在文字上,就要上下对应词的词性要一致。严格的说,词性一致,词类也要一致的。但是若这样,不论是对诗还联,都限制的过于死板了,所

7、以,我们现在对对仗词性相对的理解,一般是只要求词性一致,词类就不做过多要求。况且,若强行要求词类一致,其死板的特点是容易“合掌”,变化太小,难以出新。在古时,儿童的启蒙教育,“对仗”是必须要先学习的课程之一。比如《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声律发蒙》、《对属发蒙》、《对类》等等。这类的教材,大致都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从一字对一字,发展到十几个字的对句为止。这是古时儿童学习的必读书(也是我们现在初学楹联的朋友的必读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