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

ID:47437320

大小:1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8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_第1页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_第2页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_第3页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6春(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授课用,课件+导学案)全套 5.2菱形(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5章特殊平行四边形5.2菱形(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究过程,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利用菱形的定义探究菱形其它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菱形判定方法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运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菱形的判定定理的探究.难点: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的综合应用[来源:Zxxk.Com]【导学过程】【情景导入】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是菱形,我们可依据菱

2、形的定义,由“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进行判定,还有没有其它的判定方法呢?【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究思考,加深学生对菱形定义的再认识,它既是菱形的性质,又是菱形的最基本的判定方法.在问题的探究中,引入课题,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新知探究】如图,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四边形.(1)任意转动木条(如图(1)中四边形ABCD),这个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2)在木条的转动过程中,当它们互相垂直时(如图(2)中MN⊥EF),四边形EMFN是怎样的四边形?你

3、能证明你的猜想吗?证明:在图(2)中,∵四边形EMFN是平行四边形,∴OE=OF.又MN⊥EF,即∠EON=∠FON=90°,且ON=ON,∴△EON≌△FON,∴EN=NF,∴EMFN是菱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关注两根细木条的中点的前提条件,让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在活动中,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探究过程,观察学生探究的方法,接受学生的质疑,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想一想在四边形ABCD中,AB=BC=CD=DA,则四边形ABCD是菱形吗?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举一反例.[来源:Zx

4、xk.Com]让学生进行探索,教师关注学生的探索过程和说理,从而加深学生对菱形判定方法的认识.菱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来源:学,科,网]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例1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B=5,AO=4,BO=3,求证:ABCD是菱形.分析:在△ABO中,AB=5,AO=4,BO=3,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AOB=90°,即AC⊥BD,故ABCD是菱形.例2如图,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连接EF、FG、GH、EH

5、,求证:四边形EFGH是菱形.分析:因为E、F、G、H分别为四边中点,故可连接对角线AC、BD,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易得EH=FG=1/2BD,EF=GH=1/2AC,又因为四边形ABCD是矩形,所以有AC=BD,从而EF=FG=GH=EH,因此四边形EFGH是菱形.以上两例均可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教师可适时予以点拨,从而解决问题,最后可选派两名同学上黑板书写自己的证明过程,师生共同评析,进一步增强对菱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来源:学科网ZXXK]【随堂练习】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一定是菱形

6、吗?试举例予以说明.[来源:学_科_网]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长为9,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12和6,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3.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重合的四边形ABCD是一个菱形吗?为什么?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第1题旨在让学生加深对“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理解,而第2题既是回顾平行四边形性质、勾股定理逆定理等重要知识,又是菱形判定方法的再认识,第3题中“等宽的纸条”有两层意思:一是纸条应是两边平行的,二是这两条平行边之间的宽度(即平行线间距离)是相等的,因而在论证四边形ABC

7、D是菱形时,应过A作AE⊥BC于E,AF⊥CD于F,由AE=AF来推理说明.【知识梳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