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

ID:47478860

大小:169.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1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是人教版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的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二节的《富集在海水的元素——氯》的第二课时,氯化氢的实验室制备原理以及装置的选择是本节课的主体,另外盐酸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盐酸、氯化氢物理化学性质的学习,打开学生视野,引起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二、学情分析学生们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氢气和氧气的制备,并对这两种气体的性质进行验证,初步掌握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以及如何选择收集装置,为氯化氢、盐酸的性质、制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氯化氢的物理性质;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2)掌握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3)掌握盐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实验原理,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讨论分析实验室制备氯化氢的反应原理,认识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经历实验装置以及归纳常见气体的三种发生装置的设计过程,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氯化氢气体尾气吸收问题的讨论,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热爱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3、(1)氯化氢气体和盐酸的的性质(2)氯化氢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原理难点:(1)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2)尾气吸收中的防倒吸问题五、教学用具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实验装置,喷泉实验装置六.教学流程问题:工业上如何制取氯化氢?写出反应方程式(条件:点燃)问题:实验室如何制取氯化氢气体?123归纳:制备气体常见的三种发生装置与之前制取的氢气以及氧气的装置进行比较讨论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实验装置456讨论(1)教材提供的主要仪器中比之前的气体制备增加什么仪器?(尾气吸收)实验创设情景:演示喷泉实验介绍防倒吸装置的原理:7889得出结论讨论:产生喷泉实

4、验的原因(喷泉实验原理)描述:喷泉实验现象101112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环节二一、氯化氢的物理性质: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氯化氢的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板书】氯化氢的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二、氯化氢的制备1、工业制氯化氢H2+Cl2=2HCl2、实验室制氯化氢(1)药品:浓硫酸和氯化钠(2)原理:高沸点(难挥发性)酸制低沸点(易挥发性)酸微热加热NaCl(固)+H2SO4(浓)NaH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

5、2HCl↑注意: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装置:回忆氢气在氯气中点燃实验现象(氢气与氯气反应条件不同,现象不同)倾听、理解温故知新强调条件的重要性【提问】:要用什么方法收集氯化氢?【讲解】对,因为氯化氢密度比空气大,又极易溶于水(5)尾气:利用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可用水吸收HCl,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提问】我们能否直接选用玻璃导管来吸收尾气呢?【讲解】当玻璃导管插入水中时,因HCl在水里的溶解度很大(1体积水约溶解500体积HCl),烧瓶和集气瓶里的压强会迅速减少,发生倒吸,影响实验的进行。所以我们不能选用与氯气相同

6、的尾气吸收装置,必须加一个防倒吸装置。防倒吸漏斗防倒吸原理:当液体被倒吸进漏斗,由于漏斗的容积很大,于是漏斗和烧杯的液面产生了液面差,漏斗中的液体由于重力而落回烧杯中。回答:向上排空气法不能倾听、理解环节三【提问】在收集气体的过程中,为什么瓶口会有白雾生成?【讲解】实验中的雾是瓶口逸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了盐酸小液滴,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雾,如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是烟。那么氯化氢的溶解性咋样呢?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研究它的溶解性。在收集有氯化氢气体的圆底烧瓶,烧杯中装有紫色石蕊试液,挤压预先吸有水

7、的胶头滴管,观察实验现象。喷泉实验原理:由于氯化氢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约溶解500体积HCl),胶头滴管中的水溶解了烧瓶中的氯化氢,使烧瓶内的压强明显的小于大气压强,内外形成了压强差,所以把烧杯中的液体压入了烧瓶,形成了喷泉。【提问】是否任何气体都可以做喷泉实验?能做这个实验的气体应满足怎样的条件?倾听、理解现象:烧杯中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水喷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回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培养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表述能力培养观察实验、归纳总结能力假设烧瓶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否做喷泉实验?有办法作点改进吗?【提问】为什么?烧杯

8、中的液体呢?仅靠这一点氢氧化钠就能溶解全部的二氧化碳了吗?看来对刚才的实验我们有一点还没有研究透彻。溶解氯化氢的仅仅是胶头滴管中的水吗?实际上喷上去的水继续溶解氯化氢,这个实验才能进行到最后。所以烧杯中应该放氢氧化钠溶液。【总结】某气体能否做喷泉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