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

ID:58557538

大小:36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9-06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_第1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_第2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_第3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_第4页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说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氯化氢的制取与性质孙才淇化学07110720203127一、分析本课教材从教材整体看,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氯化氢的性质的基础上学习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和其性质的实验。对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原理进行复习,对装置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巩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方法,深入巩固掌握氯化氢的性质。从知识内涵看,教材通过对氯化氢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培养相互合作交流能力和实事求是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掌握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2.了解氯化氢的物理

2、化学性质3.掌握实验室制取氯化氢的装置,收及方法及尾气的吸收。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的能力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2.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难点:制取氯化氢的反应原理防止倒吸的措施及原理四、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为: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分析归纳,迁移创新等五、教具准备仪器材料:大试管、具支试管、圆底烧瓶(250ml)、分液漏斗、漏斗、烧杯、量筒、集气瓶、酒精灯、T形管、导管、粗玻璃管、尖嘴玻璃管、研钵、

3、滴管、玻璃棒、托盘、天平、铁架台、铁圈、铁夹、弹簧夹、石棉网、橡皮塞、脱脂棉、火柴药品:浓盐酸、浓氨水、食盐、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六、教学过程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与水混溶会形成烟雾化学性质: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氯化氢的制取NaCl(固)+H2SO4(浓)=NaHSO4+HCl↑ NaCl(固)+NaHSO4=Na2SO4+HCl↑总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具支试管中加入研细的食盐8~10ml,先加3~5ml水润湿,然后再分次加入浓硫酸8~10ml关闭B,打

4、开A,收集气体停止收集时,关闭A打开B讨论为什么水面上的倒置漏斗能防倒吸?该反应属于什么原理?为什么要进行加热?不加热不是也能产生气体吗倒吸能否用氢氧化钠溶液?若能,则实验时是用水好还是氢氧化钠好?接触面积大,充分吸收。若倒吸,重力作用下又落回烧杯复分解使反应速率加快,增加反应物利用率氯化氢性质1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一瓶氯化氢气体,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刻倒置,将玻璃管放进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烧杯里压缩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讨论喷泉形成的原理?此实验说明什么?2.氯化氢和氨的反应步骤:1.将约30CM长的粗玻璃管水平

5、固定于铁架台2.两端分别塞上蘸有浓盐酸,浓氨水的棉花讨论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七、注意事项本实验,要注意氯化氢气体的吸收,用倒扣的漏斗可以保证尾气的吸收又可防倒吸做喷泉实验时,不可用平底烧瓶,这是因为氯化氢被水吸收后导致瓶内负压较大,有可能使容器破裂而发生危险。喷泉试验中用烧瓶收集氯化氢气体时要收满,用向浓盐酸中注入浓硫酸法制取氯化氢气体有利于本实验的成功,在烧瓶口有白雾时再继续收集2~3ml,烧瓶必须干燥,烧瓶和橡皮塞之间不可漏气。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