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ID:47490376

大小:1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1-12

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_第1页
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_第2页
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不少同学在数学课上认真听讲,也能回答出老师的问题,但自己做题时往往无从下手。特别是一些条件比较多的题目,常常一片空白,问他们原因时,学生说:“太难”,“看不懂题目”,可是经老师一点拨,又觉得很容易;在考试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他们一般都解释为“粗心”。其实,根本不是“粗心”的原因,而是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知识不扎实,二是学生审题能力差。今天我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审题能力的培养。1.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中高年级学

2、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审题薄弱的原因:1、

3、知识储备少2、消极的心理因素3、不良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作题急于求成,读题时,缺乏耐心、细心,经常会用眼睛扫一遍,就急于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遇到长的题目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断章取义,觉得题目费解时,自己凭空想象自以为是,而不是咬文嚼字的回过头反复、完整地琢磨题干。有效的审题方法1、动口朗读是审题清晰的基础读题是培养审题能力的第一步。通过读题,使学生明确题意,为进一步思考作准备。中高年级学生如可以大声读、轻声读、默读,要读通句子、不漏字、不添字等。1、认真仔细,读准确。2、咬文嚼字,读懂题。

4、2、悉心观察是审题全面的保证观察与思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观察的过程中自始至终地伴随着思维活动。提高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重视学生的认知基础。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开端学好数学光靠一颗聪明的脑袋是不够的,还得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正确地对待作业中出现的粗心,对于孩子们踢开这颗“绊脚石”很有帮助,还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自我检查、引起重视,从而提高做题的正确率。粗心,也分为好多种,但是就做题而言,我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遗忘型粗心,一种是技巧型粗心。什么是遗忘型粗心呢?我们常常遇到这

5、样的情况,考试时一些知识本来会,但是一做题就忘了,考完后,我们不时有这样的感慨:“平时会的题目,怎么一到考场上就忘了呢?”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姜汝祥曾经这样说过:“一切理由都是借口”,所以,我的观点是,上述现象根本谈不上粗心,这是给自己找借口,真正的原因是知识没掌握牢固。试想,当一个知识点你已经非常了解以至于烂熟于心时,考场上又怎么可能忘了呢?或许可能是过于紧张,但是静下心来,也一定会想起来的。  怎样应对这种情况呢?方法很简单——只要你肯下功夫——把知识掌握牢固,烂熟于心。还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多做题,通过做题来巩

6、固知识,找出漏洞(这样还能适应考试)。另外一点,孩子一定要重视基本知识、基础概念的学习。我们大家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学得好不一定考得好,但学得不好就一定考得不好。作业要及时、准确、快速、独立地完成——如果出错,就要立即重做改正。【技巧型粗心】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的粗心大多是指这种粗心,举个很简单例子,就是考试看错题(这曾经令万千学生、万千家长伤透脑筋)。  我之所以把它称之为技巧型粗心,是因为这与自己所学知识的牢固程度无太大关联——你总不能因为一个人看错题而说人家知识没掌握牢固吧!1.数字上的失误  以下几种情况较为

7、典型,如:把1.3当成13或7.3,把16.3+4.6当成6.3+4.6之类。显而易见的是,这些粗心最终的原因在于做题目时过于仓促,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将题目从头到尾地看仔细,孩子只是一味地想早点完成作业(或考卷)也因此不顾对与错,只是盲目地为了交差。在调查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种失误最容易出现在那些平时成绩拔尖而且又是同学们公认的“数学天才”身上。为什么这些班中的“数学权威”们会在这些题中失分?这恰恰是因为他们那些“特殊性”所带来的。遗憾的是这些孩子正因为“好”就想炫耀自己的能力,拼命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数

8、学作业,哪知聪明反被聪明误,试想,连数字都看错了怎么还能做对题呢?所以我们常以为粗心只会光顾个别差的学生的想法是不科学的,它不会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而消失,这是每一个人都可能犯的毛病。所以千万别忽视我们身边的这些小错误。2.偶然性的失误如:上下行数字看错、忘了点上小数点、数错小数点等。造成这类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注意力的分散,从而使思路断裂。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