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

ID:475032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08-08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_第1页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_第2页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浅谈批评教育的艺术批评教育的艺术就是教育者在使用批评手段教育学生时,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具体的问题,在合适的时机和情境下运用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规律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并获得良好效果的教育活动。批评教育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十分常见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的手段。虽然这种方法每个教师都在运用着,但是部分教师在运用上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导致了批评教育未起到良好的效果,感到无能为力,十分迷茫。对于批评教育的艺术,很多学者、教师做过研究,毕竟这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陈浩峰在《

2、批评教育的艺术》中就对批评教育的艺术这一概念做了一个具体的诠释。刘芳所编的《批评教育的艺术》中提及如何有效地实施批评、如何增加批评中教育的意味,减少它对孩子的伤害。书中呈现了大量的批评实例,是教师们在研究、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这些案例看似很难直接运用到教师们自身的批评教育中,但是它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不同的处理视角,当然在实际的批评教育过程中还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与刘芳不同,黄静所著的《批评的艺术》,它首先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而是更广地面向社会各界。里面谈到,批评之所以为一门艺术,在于它并非只要满足某些既

3、定的条件即可得到某种确定的结果,而更多地取决于一些微妙的、甚至难以言传的感应和领悟,特别注重对批评对象、时机、场合和方式的选择。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对批评艺术的巧妙运用可以让人变得事半功倍。本书让批评成为一门艺术,对批评换一种方式思考。学生犯错是难以避免的,当学生犯错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对教师不尊重,今年更有报道,因为教师在批评时处理失误,出现了学生轻生的现象,不得不说,应该把提高教师对批评教育的认识,放到关键的位置上来。董媛燕在《让学生乐意接受你的批评——浅

4、谈教师批评学生的艺术》中面对学生周宇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她自己亲手将痰擦干净,并将纸巾扔进垃圾桶,让学生通过自省发现错误,无声地进行了批评教育,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朱庆的《也谈班主任的批评艺术》中,提及了很多具体的批评方法如:示范式批评、开导式批评、激将式批评、个别式批评等,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效果也得到了证实,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姜红芳在《浅议教师如何正确把握批评学生的方法》也谈及了批评时对批评时机,批评引导性的注重。刘运新的《少说教和批评多关注和关心——转变“差生”2的体会》中提到学校将全部无法管教的差生集合在一

5、个班级,而作者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班级里发现了批评教育的重要性。在一次课堂上一个学生手受伤,正在声情并茂地向后面的哥们讲述其壮举的时候,刘运新并没有直接在课堂上提出批评,反而讲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放在了这个学生身上,学生也因为这份关心而体会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及时发现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这种多关心、少责备的批评方式和传统的批评方式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效果也十分显著。批评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在实践当中教师感到最困惑的是,有些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能写出深刻反省的检查。但是,时间不长,这些学生往往又重蹈覆辙,令教师头痛

6、不已。蔡伟在《批评——一种面向事实本身的对话》中也谈到:“学生的理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很多教师渴望一次批评就能把学生转变过来,这本身就不现实,教育本身的目的不就是发展学生的理性认识,让学生慢慢成长么。这也告诉我们不能把改变学生寄托在一两次的批评上,它是一种长期的、反复的、耐心细致的工作。”的确,学生的理性认识需要教师不断得去引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错误,在面对这些错误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反复地做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自由快乐地成长。陶行知四颗糖果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当你从

7、教育批评的角度去诠释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就有了全新的意义。梁好在《可贵的并不是糖果——谈陶行知表扬式批评的细节处理》中从为什么陶行知要迟到、为什么陶行知要准备糖果、为什么他发现王友犯错的时候不立即批评、为什么他把批评的地点选在了校长室而不是其他地方、为什么他在去校长室的时候要迟到等几个角度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想明白了这些问题就会发现陶行知在处理这样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动足了脑筋,注意到了方方面面,所以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们可以看见进行批评教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所起到的效果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当教师对批评教育有个充

8、分的认识之后,那么批评才会发挥应有的效果。而不是像许多教师所感叹的那样:“学生难教,不听话,对着干,等等”,更多地关注到影响批评教育的因素,那么很多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从四颗糖果的果实我们也能看到教师在批评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在批评时能否保持正确的心态对批评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潘东良和胡保文分别在《批评的心理效应及解决策略》、《关于批评的心理效应及实施策略》中都阐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