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ID:47527331

大小:226.01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1-13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_第1页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_第2页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_第3页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_第4页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9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  一、酶学标志物  (一)肌酸激酶(CK)  1.概述:  人体三种肌肉组织(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都含有大量CK;CK在骨骼肌、心肌、脑组织大量存在,常用于这些疾病的诊断。  2.参考值:采用连续监测法。  男:80~200U/L  女:60~140U/L  3.临床意义:  (1)当发生AMI时,CK活性在3~8h升高,血中半寿期约为15h,峰值在10~36h之间,3~4d后回复至正常水平。AMI时CK升高一般为参考值的数倍,但很少超过30倍。  (2)若AMI后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出现再灌注,则CK活性成倍增加,达

2、峰时间提前。如在发病4h内CK即达峰值,提示冠状动脉再通的能力为40%~60%。  (3)施行心律转复、心导管和无并发症的冠状动脉成形术等均会引起CK值的升高。  (4)心脏手术和非心脏手术后都将导致CK活性的增高,且增高的幅度与肌肉的损伤范围的大小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心肌炎时CK可轻度增高。  (5)生理性增高:运动后12~20h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h。  (6)各种肌肉损伤(如挫伤、手术、肌肉注射、癫痫发作)和疾病(如多发性肌炎、肌炎、横纹肌溶解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甲状腺功能减低出现黏液性水肿)时,CK极度升

3、高。  (7)在急性脑外伤、恶性肿瘤时CK也可增高。  (8)长期卧床,CK可有下降。  4.注意事项:  (1)AMI诊断时注意CK-MB与CK的时效性。24hCK测定意义最大,如小于参考值上限,可排除AMI。  (2)血清、血浆、脑脊液以及羊水等均可作为CK分析的标本。常用的抗凝剂为肝素。  (3)CK测定过程中,主要的干扰物质是腺苷酸激酶(AK)以及肌激酶,它们在红细胞中含量尤为丰富,可导致结果偏高,故标本应避免溶血。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  1.概述:    此外在线粒体中还存在一种同工酶(CK-MiMi)。  CK-MB含量随

4、心肌不同部位而不同:前壁>后壁,右心室>左心分子量(kD)医学决定水平胸痛后升高时间(h)达峰时间(h)恢复时间(h)增高倍数室。  2.参考值:  CK-MB活性:10~24U/L,cutofflimit(诊断限):>25U/L(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  <6%totalCK,cutofflimit:>6%totalCK(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MB质量(mass):  男1.35~4.94ng/ml;cutofflimit:>5ng/ml(免疫学法)  女0.97~2.88ng/ml;cutofflimit:>5ng/ml(免疫学法)  

5、3.临床意义:  (1)CK-MB是诊断AMI最有价值酶学生化指标。  ①AMI发作后如未进行溶栓治疗,CK-MB通常在3~8h出现升高,达峰时在发病后9~30h,于48~72h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总CK测定比较,CK-MB的峰时稍有提前,且消失也较快。  ②溶栓治疗时,CK-MB早期升高及短时间内达峰是AMI的征兆。  (2)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多无CK-MB增高。  (3)CK-MB并不对心肌完全特异,在骨骼肌中也少量存在。  4.注意事项:  (1)由于CK活性很易受到EDTA、柠檬酸、氟化物等抗凝剂的抑制,因此一般采用血清或肝

6、素抗凝标本。  (2)CK-MB在常温下不太稳定,如果不测定,应将其血清或血浆分离,置于低温保存。  (三)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  1.概述:  (1)由H亚基和M亚基组成5种同工酶:即LD1、LD2、LD3、LD4、LD5。  (2)LD几乎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因此血清中LD的增高对任何单一组织或器官都是非特异的。在AMI时升高迟、达峰晚,故对早期诊断价值不大。由于半寿期长,多用于回顾性诊断。    (3)LD在组织中的分布特点:  心、肾:LD1为主,LD2次之;  肺:LD3、LD4为主;  骨骼肌:LD5为主;  肝:LD5为主,L

7、D4次之。  血清中LD含量的顺序是LD2>LD1>LD3>LD4>LD5。  2.LD总活性测定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测定方法:  ①L→P:测定酶在正反应中NAD的还原速率。  ②P→L:测定酶在逆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  (2)参考值:100~240U/L(L→P)  (3)临床意义:  ①用于AMI和亚急性MI的辅助诊断。AMI后8~12h开始升高,达峰时为48~72h,持续时间7~12d。  ②由于LD特异性低,通常可用于观察是否存在组织、器官损伤。  ③各种疾病的急性时相反应、血液病、心肺疾患(AMI、肺梗死)、

8、肝胆疾患(肝炎、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恶性肿瘤、肾疾患、脑血管病变等LD及其病变部位相应优势的同工酶含量均可增高。  3.同工酶测定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测定方法: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